泥泞的道路给莫德尔争取到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让他构建起了一条相对坚固的防线,否则的话他的部队已经在士气旺盛的苏军第一波冲击中溃败了。</p>
指挥所里声音嘈杂,电台、电话的声音以及匆匆的脚步声不绝于耳,不过身为军人的莫得元帅已经习惯了,声音越是嘈杂他越能安静的思考问题。</p>
现在敌强我弱,前线军队所做的一切无法扭转大局,只是让国家能够继续苟延残喘一些时日。</p>
协议投降的机会已经失去了,现在盟军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他们只接受第三帝国的无条件投降。</p>
元首给的命令是坚守到底,因为在后退就是祖国了,他们退无可退。</p>
莫德尔感觉太阳穴隐隐发痛,这是他心烦意乱的前兆。</p>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p>
每次想到这些问题总会让他思绪不宁,身心俱疲。</p>
不过恰在这个时候,参谋长路德维希中将快步走了,过来向他汇报各个部队的防守情况。</p>
莫德尔元帅的思绪被转移到了当前战局上,他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坚持一个军人的本分,服从命令。</p>
战争是第三帝国发起的,既然享受过胜利的荣光,那么也必须接受失败的结局。</p>
苏军的两三万门火炮对着德军阵地狂轰滥炸,轰炸机和战斗机不断地出现在防线的上空,丢下无数吨的炸弹。</p>
空中打击和炮火准备结束之后,举着红旗的布尔什维克人满山遍野地扑过来。</p>
公路、平原、旷野、山林、农田…………</p>
随处可见冲锋的红军士兵。</p>
似乎无边无际,永不断绝。</p>
前面的人如割麦子一般扑倒下去,后面的人又义无反顾地冲了上来。</p>
塔读小&lt;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p>
已经着火的坦克还在高速冲锋,最后一头扎入德军阵地,发生剧烈爆炸。</p>
最让德军士兵们胆寒的是喀秋莎火箭炮的啸叫声,尤其是在夜里,那声音几乎让人心胆俱裂、三魂七魄震颤。</p>
德军士兵玩笑地管那种声音叫做,“斯大林的笑”。</p>
一旦笑声出现,阵地上的德军士兵无不抱头鼠窜、手脚并用地钻入防炮洞。</p>
从大的方向上看,布尔什维克人的进攻基本就不讲究战术,他们用绝对的火力和兵力优势压着德军攻击,一波未穷一波又来。</p>
莫德尔的防线已经在这般狂风暴雨的攻击中摇摇欲坠了,现在只要某个点出现问题,那么整条防线都将土崩瓦解。</p>
苏军还没有倾尽全力,但是德军方面却已经是力有不逮了。</p>
柏林的小胡子也在时刻关注着东西两线的战况,他无法亲临前线,只能指挥地图上的部队。</p>
戈培尔博士和党卫军不断地宣传鼓动年轻人加入军队,服务祖国。</p>
征兵的最低年龄不断下调,现在已经来到了14岁。</p>
首发&amp;:塔&gt;-读小说</p>
第三帝国正在走日本曾经走过的道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