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色放亮!</p>
紧急加印的《大明日报》特别刊便发行了出来。</p>
一份份报纸被送到了南京城内的各处报亭中,一个个报童也是背着报纸,在南京城内走街串巷的叫卖。</p>
“卖报卖报!”</p>
“监国殿下登基称帝,年号光复!”</p>
“陛下登基连发九封圣旨,其内容关乎天下局势,详细内容见报!”</p>
“陛下登基宣布废除三饷,且盛世滋丁,永不加赋,惠及天下百姓!”</p>
“国姓爷延平王上奏乞骸骨,背后的朝堂隐秘。”</p>
“关中战局最新演变,吴三桂大胜鳌拜,雪潼关之耻!”</p>
“……”</p>
一道道劲爆的消息几乎点燃了整个南京城。</p>
街头巷尾,无数的百姓自发的汇聚在一起,争相读着报纸。</p>
茶馆,酒楼几乎满座!</p>
一个个说书先生都暂时放下了自己的主业,给客人们读起了报纸。</p>
随着朱宏煜的圣旨被内容曝光,引发了轩然大波。</p>
“太好了,三饷终于被废除了!”</p>
“陛下圣明啊,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实乃仁君之所为!”</p>
“苛捐杂税废除了,咱们这些穷苦百姓就能松口气了!”</p>
“……”</p>
很多人都在为了朱宏煜的那些圣旨而赞叹。</p>
但有称赞的,就会有不满意的。</p>
对于朱宏煜的摊丁入亩,以及士绅一体当差纳粮,乃至于废除贱籍,加征商税等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的政策。</p>
不少人都表示了反对!</p>
但是没用!</p>
朱宏煜的圣旨都已经下来了,他们的反对根本无法改变既定事实。</p>
至于说暗地里给朱宏煜的政策添乱,让政策执行不下去……</p>
说句实在的,他们不敢!</p>
那些被罢官夺职,永不序用,那些被剥夺科举资格,九族不得科举的先例摆在面前!</p>
谁敢挑事?</p>
朱宏煜和他家老祖宗朱元璋不一样,他不喜欢杀人。</p>
但是,他却是喜欢剥夺人的科举资格!</p>
还是动辄剥夺全族好几代人的科举资格那种。</p>
这特么更要命!</p>
动辄九族好几代人不许科举,谁能不害怕?</p>
很多人能为了利益不怕死,因为,哪怕是他死了,他的家人也能得到好处。</p>
但朱宏煜这么一整,却是直接断掉了他们的家人的上升通道……</p>
简直要命!</p>
这特么还不如和朱元璋一样喜欢杀人呢!</p>
朱宏煜的政令被不断的推行了下去。</p>
这些政令所造成的影响,也不断的在地方酝酿,发酵。</p>
……</p>
和其他关注大明的治国方针人们不同,陆文昭和曹允却是将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了科举之事上。</p>
两人这几日几乎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心一意的准备着接下来的科举考试。</p>
因为他们知道,这次科举是他们改变命运的机会!</p>
哪怕是大明天子的登基大典,两人也是忍住了没去看热闹,而是在房间里温习着科举考试的内容。</p>
登基大典的三日之后,正是科举举行的日子!</p>
科举的这一天,天才未亮,两人便起床了。</p>
好好的洗漱捯饬了一下自己,换了一身干净的衣物,带着科举所需的笔墨纸砚,提着书篮走出了房间,准备吃顿早饭便出发。</p>
之所以这么早,那是因为科举的要求是很严格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