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吴应麒所部遇伏战败,主力损失殆尽,只有少数兵马突围成功。</p>
失去了城外援兵策应的黄州府,失陷其实已经变成了定局!</p>
除非这个时候,吴三桂所率领的关宁军主力能够神兵天降,倏忽间杀至黄州府。</p>
否则,谁也救不了黄州府这一座孤城!</p>
深知这一点的吴应麒,是绝对不会在现在这个时候,带兵前去黄州府的。</p>
因为他知道,那和找死没什么分别!</p>
可吴应麒的亲卫闻言,却是忍不住开口说道。</p>
「可是,殿下你的伤势……」</p>
吴应麒现在伤的很重,由于箭失是带着倒钩的,箭头根本拔不出来,血也是根本就止不住。</p>
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救治,吴应麒怕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p>
感受着背部传来的钻心刺骨的疼痛,吴应麒只是咬着牙说道。</p>
「无……无妨,我可以坚持!」</p>
「去……去武昌!加快行军,不要被明贼骑兵追上!」</p>
「……」</p>
黄州府外的一场伏击战,没能将吴应麒给拿下,明军上下都有所不甘。</p>
在吴应麒率部突围撤出战场之后,明军的骑兵并没有放走他们,而是在派兵追击。</p>
一直有那么一直骑兵精锐,紧紧的跟在关宁军后方,似乎是打定主意,要将吴应麒活捉。</p>
战马不断的奔驰,矫健的身躯上一颗颗豆大的汗珠浮现。</p>
战马躯体上的汗珠在秋风的吹拂下,逐渐消失,变成了白色的颗粒结晶体。</p>
战马在长途奔袭之下,体力消耗严重,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长长的舌头被耷拉在嘴唇外边,无力的甩动着。</p>
关宁军的骑兵不断的抽动马鞭,战马吃痛,下意识的加速狂奔。</p>
砰!</p>
砰砰!</p>
清脆的枪声不断的响起,一枚枚铅弹在半空中横飞,在空气中留下一道道痕迹。</p>
不时的有铅弹射在地上,激射起一团团的灰尘。</p>
呼啸间,战马奔驰而过!</p>
明军的追击如同跗骨之蛆,吴应麒所率领的关宁军残部根本甩脱不掉。</p>
他们一路往武昌逃去,明军的精骑就一路追击。</p>
在这个过程中,关宁军一直在不断的减员……</p>
……</p>
明军主力在清缴完战场上的关宁军残兵,并收拢完战俘之后,便开始转而对黄州府发起进攻。</p>
此时的黄州府失去了吴应麒所部的外围侧应,面对来势汹汹的明军,几乎没有抵抗之力。</p>
明军只用了一次冲锋,便将黄州府的东城门攻破。</p>
在明军准备发起第二轮攻城之前,黄州府城上空便飘起了白旗。</p>
那一面招摇的白旗,仿佛是在向所有人宣告!</p>
他们投降了!</p>
何文秀骑马进入了臣服于大明铁蹄之下的黄州府城,然后当即便下令,让参谋部准备相应的报捷文书。</p>
这次黄州府之战明军的大胜,最重要的意义,并不是一座黄州府的得失。….</p>
而是吴应麒所部的精锐骑兵集团一头钻入大明的埋伏圈,然后几乎被全歼。</p>
大概三分之一的关宁军精骑被明军全歼在了长江岸畔!</p>
大明的这一场胜仗,是能被当成一场大捷报上去的!</p>
报捷的文书被发出之后,明军在黄州府城内稍作修整,便大张旗鼓的朔流而上,向着武昌府而去。</p>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几乎全部都在西征大军的参谋团的预桉的框架之内。</p>
地方州府的望风而降,</p>
武昌府的转瞬易手,以及长江以南的湖广诸州府不断送来的降表……</p>
无一不在表明这一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