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将瓦解敌军意志,是常用的一种手段。”</p>
“将人带回京城,说得倒是轻松,只是不通军事的阉人胡语罢了!”</p>
张让怒视:“你!”</p>
“好了!”</p>
刘宏打断了愈发剧烈的争吵,将手一挥:“此事容朕想想,先各自退下吧!”</p>
“喏!”</p>
朝议退去。</p>
刘宏看向侍立在旁的高大宦官:“蹇硕,今日之事,你可有什么看法?”</p>
宦官蹇硕,壮健而有武略,刘宏而组建西园军时,任命其为上军校尉,统率西园军。</p>
而蹇硕的任务,也非常清晰:压制大将军何进,支持皇子刘协!</p>
刘宏膝下唯有两子,长子刘辨,次子刘协。</p>
刘宏清楚自己时日无多,长子刘辨轻佻,为刘宏所不喜——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刘辨是何进的外甥。</p>
一个轻佻无威仪的外甥,如何能掌控得了手掌大权、又有世家结党的舅舅呢?</p>
刘宏担心这个儿子顶不住,日后何进做王莽,窃取了汉家皇位。</p>
作为皇帝,哪怕再操蛋,也会想尽办法把皇位传承下去!</p>
而在政治上根基浅薄的蹇硕,就是刘宏最为可靠的人,刘宏对他的信任甚至远超张让、赵忠这群大宦官。</p>
作为合格的皇家工具人,蹇硕做事也只替刘宏考虑:</p>
“陛下,如果事情为真,一个威望极高的皇甫奇,比起叛军可要可怕得多。”</p>
“即便事情为假,我们也需要防备此事为真。毕竟,人的野心是无止境的。”</p>
“若皇甫家真是一片忠心,而朝中人大多数都不能容皇甫奇,召他来朝效力,不是更好吗?”</p>
刘宏眼中精光一缩,继而笑了起来:“有理!”</p>
皇甫奇年轻、有能力、有威望、有部署,放在关西之地,哪怕现在不出事,难保以后不出事。</p>
可要拎到中枢来,张让那帮人不喜欢他、袁隗那帮世家大臣也不喜欢他……那他除了乖乖给皇室当打工人,还能干嘛?</p>
刘宏正瞅着何进袁绍威势愈大,蹇硕一帮人顶不住他的压力,如果能让皇甫奇这小子听话,事情不就解决了么?</p>
“来人,拟旨!”</p>
“召皇甫嵩、皇甫奇速至洛阳,着廷尉严查皇甫奇一案,不得延误!”</p>
“喏!”</p>
“陛下。”蹇硕再次开口:“听说,皇甫奇威望极高,在关西之地如日中天,而且不只是战场,便是儒家士林中也颇有赞誉之声。”</p>
听了这话,刘宏皱了皱眉。</p>
名气,是帝王极为忌惮的东西。</p>
错杀、冤枉名士,是最伤帝王威信的。</p>
古来讨伐帝王,上面都少不了错杀忠臣名士这一项。</p>
而且这种威信的损失不止于当代,骂名会长留史册,遗臭万年,最是让人头痛。</p>
所以,臣子名气愈大,帝王便愈是头痛。</p>
而皇甫奇呢?</p>
加冠之龄,横空出世,速扫凉叛,使凉、并、司数百万百姓免遭兵灾。</p>
又在西京台高谈阔论,甚至被离谱地誉为当代儒者之师。</p>
满身功绩,冷不丁地说要查他,那民众的愤怒会指向谁?</p>
自然是刘宏!</p>
刘宏机智地将廷尉换上了袁家的人:“原太仆袁基,改任廷尉,由他负责!”</p>
“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