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宪已经一人之上,万人之下。</p>
一生功绩无数,何苦再费尽心思,以武力扶持九皇子上位?</p>
究其原因,还是圣上的心太大了,竟然想要对世家下手。</p>
先是寒门科举,设置文翰司,又是均田制,后来更是让绍无极带领内卫处放开了杀。</p>
圣上这是要蚕食世家的势力,若继续放任,不过两代,大禹朝便再无世家的地位。</p>
王宪岂能看着百年王家,从他手里毁掉?</p>
岂能看着曾经一路扶持过来的高门,就此湮灭?</p>
所以在圣上屡次三番对世家下手时,王宪就再坐不住了。</p>
一个养花爱花的老人,再次投入波诡云谲的朝堂,搅弄风云,只为让子孙后代,延续尊崇。</p>
对顾玉下手,只是小试牛刀,给圣上一个警告。</p>
可惜圣上不知悔改。</p>
对绍无极下手,则是明晃晃跟圣上撕破脸。</p>
可惜圣上还是一意孤行,立了六皇子为太子。</p>
太子若是登基,亲寒门的顾玉,必定会继续对世家下手。</p>
王宪见不得这种情况发生。</p>
没有世家,就没有大禹朝,没有圣上。</p>
偏偏圣上执迷不悟,企图让那些从泥地里出来的寒门把控朝堂,对世家赶尽杀绝</p>
。</p>
他也不想想,一万个百姓里面,也才能出一个会读书的英才。</p>
而十个世家子弟里面,最少也能出一个文韬武略的俊杰。</p>
集天下之资,供养世家的治国之才。</p>
难道不比耗尽国库,费力培养一些见识浅薄的愚民强吗?</p>
尊卑上下,自古如此。</p>
圣上景宣,是他一路辅佐上来的。</p>
王宪看着他从一个不受宠的皇子,成长为一个冷血无情的帝王。</p>
他对圣上,对大禹朝呕心沥血,晚年却遭圣上猜忌,让王家元气大伤。</p>
他并不想背上以下犯上的骂名。</p>
可他如果不以下犯上,就会有万万贱民,妄生贪念,以下犯上。</p>
所以,他才会在晚年拼尽全力,扶持九皇子上位。</p>
那边王乐游面露凄楚,道:“晚辈是不懂。”</p>
“晚辈只知道,绍无极上门之前,我的父母哭着跪在丞相府,求您抬抬手。您只要抬抬手,就能救下我的家人,可是您只是让府中管事将我父母撵出去。”</p>
“晚辈只知道,绍无极上门之时,家中父老,兄弟姊妹,死状惨烈,就连还在襁褓中的小侄儿都被腰斩而死。”</p>
王乐游说到此处,悲愤交加,额头上青筋暴起。</p>
王宪则是冷着脸,不得为自己辩解半分。</p>
王乐游的家人,他不是不想救,都是王家人,哪一支没了,他都心疼。</p>
只是以当时的时局,他还未完全做好准备,贸然出手,只会更加引起圣上忌惮。</p>
所以他只有放任不管,以此激起其他世家,和其他王家分支反抗圣上的决心。</p>
牺牲小家,保全大家,也保全了子孙后代的荣华富贵,王宪不觉得自己做的有什么不对。</p>
只是他没想到,绍无极抄家时,把王乐游漏掉了,更没想到,王乐游会在这个时候,站到了他的对立面。</p>
王宪道:“你给我回来!”</p>
王乐游摇摇头,道:“分明是您与绍无极的过节,您占尽便宜,却要冷眼旁观!”</p>
王宪睁开眼睛,道:“你也知道,你的家人是王乐游杀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