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当时文秀觉得她未必能在环境恶劣的西戎活十五年,抱着视死如归的念头离开大禹的。</p>
却没想到短短四年,她们便已重逢。</p>
顾玉拥着文秀道:“我来了,我来接你回家。”</p>
四年的时间,文秀变了许多,发间藏着许多银丝,皮肤特粗糙干燥,满是皱纹。</p>
唯一不变的,是她一身书香气质,无论落到什么地步,她都没有丢掉大禹文人的风骨。</p>
此时乌丹听到这边的动静,也走了出来。</p>
看到顾玉和文秀相拥,他脸色僵硬了一下,伸出手却不知道该干什么,只能不尴不尬放下。</p>
顾玉看到一旁的乌丹,便对乌丹客气道:“乌丹可汗。”</p>
一句可汗算是认可了乌丹的身份,也表明大禹朝会站在他这边,帮他上位,而后让西戎继续臣服大禹。</p>
乌丹道:“许久不见,镇国公可安好?”</p>
他的中原话比之四年前流利许多,是在文秀的悉心教导下学的。</p>
顾玉颔首:“我很好,中原有句话叫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不知乌丹可汗听说过没有。”</p>
乌丹道:“文秀跟我说过。”</p>
顾玉道:“乌丹可汗真是让我刮目相看。”</p>
乌丹笑道:“四年前国公爷说我不值得您押注,不知现在,我可值得?”</p>
顾玉与他对视起来,或许是因为乌丹已被许多部落奉为可汗,底气自然比四年前足。</p>
顾玉忽然笑道:“自然。”</p>
比起一心想要入侵大禹的乌赤,跟乌丹合作显然是一条明路。</p>
乌丹对顾玉一抱拳。</p>
顾玉也回之一礼,不过她还是道:“多谢乌丹可汗这些年对文秀的照料。”</p>
乌丹变了脸色:“镇国公此言何意?”</p>
顾玉道:“文秀是大禹人,我要接文秀回家。”</p>
乌丹着急起来,看着文秀道:“可是文秀早已嫁到西戎!是西戎人!哪怕在大禹,也是夫唱妇随。”</p>
顾玉道:“乌丹可汗,文秀在西戎过得并不好,也并不适应这里的环境,我想您是知道的。”</p>
乌丹看向文秀,眼中透着伤感:“文秀,你也这样想吗?”</p>
一向温煦的文秀忽然冷漠起来:“乌丹可汗,您娶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大禹朝会帮您夺位。”</p>
乌丹脸色大变,像是从来没有认识过文秀,流利的中原话又磕磕绊绊起来。</p>
“这四年来,你,你当真,对我没有丝毫感情吗?”</p>
文秀握紧了双手,说没有半分感情是假的。</p>
她是抱着私心而来,乌丹也是抱着私心娶她。</p>
一个年过三十的平民县主,一个不受重视的牧羊女之子。</p>
二人抱着私心相互利用,却也相互扶持,在西戎度过了无数艰难的日子。</p>
文秀道:“文秀多谢乌丹可汗这四年来的照料。”</p>
“但文秀生是大禹朝的人,死是大禹朝的鬼。”</p>
“还请乌丹可汗放文秀归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