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理解舍生取义的含义了?</p>
赵孤神色有些许茫然,他望着站在那里的人:“什么意思?”</p>
孟秋看着突然变得呆呆的好友,笑了一声。</p>
“赵孤,你觉着你比我更了解舍生取义是么?”</p>
他不屑的说道:“你所认为的「仁」、「舍生取义」是什么?”</p>
赵孤蹙眉,他不知道孟秋问这种显而易见的问题是想干什么,当即冷笑一声。</p>
“难道你已经将先祖的教导,全然忘记了么?”</p>
“仁者爱人,仁也。”</p>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者,仁也。”</p>
“此为「仁」。”</p>
“何为舍生取义?”</p>
赵孤更是冷笑一声,他站了起来,身上的枷锁随着站起来的动作来回的晃荡着。</p>
“铛啷啷”</p>
“铛啷啷”</p>
他虽然身上带着枷锁和束缚,但看起来依旧傲然。</p>
“今日我虽死,但我之行为,便是舍生取义!”</p>
“我为大义可以康慨赴死。”</p>
“而这一点,就比你这个暴秦的走狗强多了!”</p>
孟秋神色不变,似乎赵孤辱骂的不是呀一样。</p>
他知道,在某些时候,戳心比一时的言语争辩更加重要。</p>
“不说其他的,只说现在。”</p>
“你以为自己是舍生取义?”</p>
孟秋不屑的笑了一声:“你为何会觉着你自己是取了「义」?”</p>
赵孤看着孟秋同样不屑,两个人在读书的时候,就与对方有仇恨。</p>
现在更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p>
“你为暴秦效力,我为故国而战,如何不是舍生取义?”</p>
孟秋悠然问道:“赵孤,我问你。”</p>
“你勾结六国逆贼,是想做什么?”</p>
赵孤直接了当的说道:“复国!”</p>
孟秋问道:“所以,你认为复国是大义?”</p>
赵孤冷笑一声:“当然!”</p>
“若复国不是大义,什么才是大义?”</p>
孟秋直接看着赵孤问道:“我问你,当年赵国的国君,对百姓们好么?”</p>
赵孤听到这话,下意识的犹豫了一下。</p>
赵国的国君对百姓们好么?</p>
当然是不好的。</p>
当年的赵国国君可以说是昏君无道,对百姓也是竭尽所能的盘剥。</p>
孟秋再次问道:“那你觉着,赵国国君是圣明之君么?”</p>
“是贤德之人么?”</p>
“有符合先贤孟子之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念么?”</p>
赵孤的手不自觉地低了下来,站在那里,有点萧瑟。</p>
孟秋见状,脸上的笑意更重了。</p>
“既然一不是圣明之君,二不是贤德之人,三没有符合先贤之道,四没有对百姓好。”</p>
“我问你,你取的是「大义」么?”</p>
孟秋说道此处,声音突然疾戾了起来:“赵孤!”</p>
“你到底是为了大义,还是为的一己私利?”</p>
“你自己心里难道自己不清楚么?”</p>
赵孤的情绪不自觉地低落了下来,脸上有些茫然。</p>
他真的不清楚么?</p>
其实是清楚地,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这个行为不算是什么大义之举,但他的确想要光复故国。</p>
孟秋见状,继续问道:“赵孤,我问你。”</p>
“你想要光复故国的时候,可是曾经想过。”</p>
“如今大秦一统天下,百姓已经过上了八百年前,周王室威势还在时的太平日子。”</p>
“你为了一己私利,挑起争斗。”</p>
“当战乱再次涌起的时候,你可曾想过六国的底层百姓,底层人民都怎么去过活么?”</p>
“你有想过,因为你的一己私利,天下要死多少人么?”</p>
孟秋每说一句话,赵孤的头就往下一点。</p>
等到孟秋将话说完,赵孤的头已经是低到了尘埃里,他的脸上带着茫然之色。</p>
天下纷争再起的时候,那些百姓的日子谁能够照顾的到呢?</p>
可他还是有些不甘心:“可人在大秦的治下,难道就能够过的很好么?”</p>
“秦律严苛,动辄便要株连。”</p>
“如此一来有多少无辜之人,葬送在这大秦的律法之中?”</p>
孟秋平静的看着赵孤:“首先,秦律是公正的,虽然严苛,但却是安定的最好保证。”</p>
“秦人怯私斗而善国战,不就是因为秦律么?”</p>
“至于如今的律法,天下方才太平了几年呢?战争才消失了几年呢?”</p>
“难道,大秦就不需要任何的时间去准备么?”</p>
“去岁大秦方才一统天下,陛下的年号等才是修改,今年方为始皇元年。”</p>
“为何你愿意给一个暴虐的赵国国君第二次机会,但却不愿意等到秦国律法的改变,而去固执的认为大秦是暴秦呢?”</p>
孟秋声音平静,语气和蔼。</p>
他看着赵孤说道:“自去岁大秦一统后,秦律正在逐渐的修改,只是还未曾颁布下来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