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行,咋不能行!不就是每天收货,往各家里送货吗,这有什么难的。院里还有板车,我推不动,就推一点点,再不行,我上各家敲门,让他们来拿就行,这有什么不行的。”</p>
邹阿奶拍着胸脯应下。</p>
“那行,那这两天,我让两个孩子跟着送货过来,带你认认门。琼花巷这些邻居都是读书人,平时事不多,都比较好相处。”</p>
“行行,我认人厉害着呢,放心。”</p>
“阿奶,我给你一个本子,你在家里,要是有人敲门需要咱家帮忙买什么东西,你不懂写,就让对方在上面写就行。”</p>
“哎,行,行勒。”</p>
事情交待好,一家人便收拾了东西往渡口寻自家的船去。</p>
又回到船上,不止霍惜杨福高兴,霍念也是高兴地手舞足蹈,对着河水哗啦哗啦叫唤。</p>
“邹大娘安排好了?”霍二淮问。</p>
“都安排妥了,咱往琼花巷送货的事也跟她说了……”</p>
杨氏和霍二淮在船尾说话,霍惜和杨福则进船舱清点船上的货品。</p>
这一看,嗬,她爹添了不少东西啊。</p>
除了米面粮油,各种酒添了好几种。酒糟一斤装三斤装的在货架上摆了好多瓶,还有妇人喜欢的针头线脑,小姑娘喜欢的头花头绳簪子,小童喜欢的糖果点心……</p>
琳琅满目,添了不少品种。</p>
这些东西已不是之前卖渔民们那些品类单一的东西了。</p>
再翻一下账本,卖的货比卖水上渔民们的货还多。看来,她爹这是把沿河农户的生意做起来了。</p>
“惜儿,真好。咱这就不是水上杂货铺了吧?要不要换个招幌?”</p>
“为什么要换招幌?咱铺子开在水上,就是水上杂货铺啊。跟客人是哪的有什么关系。”</p>
“也对。”</p>
二人正盘货,就听到岸上有声音传来:“船家,船家!”</p>
咦,有人要货?</p>
霍惜和杨福一听,喜得放下账本就往船头跑。</p>
站船头就看见前面岸边站着一个年轻妇人,正对着她家的船连连挥手,脚边还一左一右站了两个小娃。</p>
“爹,快划过去!”又来生意了。</p>
还没等划靠过去,那妇人就扬声问道:“船家,能不能送小妇人到范家角?”</p>
啊?这不是买东西的啊?</p>
霍惜往她身上看去,背着一个大大的包袱,地上也有。脚边两个小娃紧紧挨着她的大腿站着,大眼睛紧盯着她家的船,带着期盼。</p>
这是走亲的?</p>
“那边远了些。”霍二淮琢磨着说了句。</p>
“小妇人给一钱银子行不?”</p>
霍惜扭头看向霍二淮。</p>
就见霍二淮点了点头:“行吧,上来吧。”</p>
把霍惜看愣了。</p>
这?她家这船不仅打渔,卖货,现在还做起迎来送往,那载客的生意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