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瓷之中,空桑感觉自己的意识仿佛在被抽离。</p>
其身边,汪直则露出一抹笑意。</p>
他看着即将陷入昏迷的空桑,喃喃道:</p>
“父亲,就让我们在过去再见一遭。”</p>
“属于我们三人的赌约,这一次我倒要看看,父亲……你会不会有什么变化呢?”</p>
……</p>
朦胧之中,梦回大明。</p>
烽火狼烟之中,靖难之役终于结束。</p>
金陵城的大门也缓缓开启。</p>
所有的老百姓都跪了下来,畏惧的看着一身甲胄,端坐于马匹之上的朱棣。</p>
不过,让众人诧异的是,在朱棣身边的,并非是其三个皇子,而是一个一袭黑衣的少年僧人。</p>
此时,桑拨弄着佛珠,一只手随意的用如意挠了挠自己的后背。</p>
这样跳脱的行为,倒是引来朱棣一阵无奈笑意。</p>
“先生,好歹也是众目睽睽之下啊。”</p>
桑撇了撇嘴:</p>
“那又如何?”</p>
“我修佛修道修儒,修的就是一个随心随性。”</p>
“陛下,赶紧去皇宫,拿了玉玺,到了皇位才是正道。”</p>
此时,正值壮年的朱棣,眼中的笑意却逐渐收敛:</p>
“恐怕……没那么容易啊……”</p>
……</p>
很快,众人来到了皇宫之处。</p>
“什么?朱允炆不见了?”朱棣眉心一皱。</p>
一身甲胄的朱高煦,有些畏惧的退后了一步,生怕朱棣发怒。</p>
一旁,朱高炽不由道:</p>
“父皇,可否……让先生算上一卦?”</p>
朱棣眼睛一亮,顿时看向众人身后随行而来的桑。</p>
“麻烦桑先生了。”</p>
桑却摆了摆手:</p>
“陛下客气。”</p>
“而且,外人面前,称呼我姚广孝即可。”</p>
“名字,也是避劫啊……”</p>
桑拂尘一挥,几枚铜钱便落入龟壳之中。</p>
随着龟壳滴溜溜一转,铜钱纷纷落在了地面之上。</p>
眼见桑不说话,朱棣有些紧张。</p>
“先生,你这……”</p>
桑却忽然咳嗽了一声:</p>
“那个什么,这一卦不准,我再来一次……”</p>
朱棣顿时露出一抹苦笑,直接拦住了准备将铜钱收起来的桑:</p>
“先生,你就不要开玩笑了。”</p>
“我们相处也这么长时间了,直说吧!”</p>
桑无奈的耸了耸肩:</p>
“朱允炆没死,而且……他对大明朝来说还有一段缘法。”</p>
“换句话说,他虽没有龙运加身,但自身运势却注定他还有一段机缘。”</p>
“陛下如果现在抓着朱允炆不妨的话……”</p>
“恐怕会有些麻烦。”</p>
“但若是暂时放任不管,最起码在四代之内,不会出现任何问题。”</p>
朱棣喃喃道:</p>
“四代吗?”</p>
“先生的意思我懂了,事有轻重缓急,就先解决眼下之事吧。”</p>
桑点了点头:</p>
“陛下,当务之急,是那群读书人。”</p>
“若是口诛笔伐,对您的名声不利。”</p>
朱棣不禁道:</p>
“既如此,先生可有妙计?”</p>
此时,二皇子朱高煦走了过来,大大咧咧地说道:</p>
“这有什么的,金银财宝可以引诱的,自然可以为我们所用。”</p>
“但那些硬骨头,自然就要杀了!”</p>
大皇子朱高炽却眉头一皱,略肥胖的身体一颤一颤的:</p>
“不妥当。”</p>
“父皇,若是这样做,恐怕有戕害才子之嫌。”</p>
朱棣看向桑。</p>
桑开口道:“大皇子仁心,只是……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法。”</p>
“二皇子的方法,正好适合如今的乱象。”</p>
“既然……不能为陛下所用,那就……必须斩草除根!”</p>
顷刻间迸发的杀气,就连习惯战争的二皇子朱高煦也不由眉心一凛。</p>
朱棣点了点头。</p>
很快,诸多文官被带了上来。</p>
桑站在朱棣身后,袖袍之内藏着一个锦囊,闭目养神一般的没有开口。</p>
当朱棣抛出了自己的条件之后,绝大部分的文官果然是破口大骂起来。</p>
尤其是这些文官之首——方孝孺。</p>
大皇子见状,似乎想要上前说情,却被桑暗中拉出。</p>
回头看去,却见桑警告一般的摇了摇头。</p>
此时,朱棣已经是勃然大怒了。</p>
眼见火候差不多,桑立刻上前:</p>
“陛下,此等腐儒,既不能包围边塞,让我大明安定。”</p>
“而且,当初那削藩之策,更是导致大明朝诸多皇子血亲自相残杀。”</p>
“若是太祖皇帝还在,是绝对不容许看到这等情况的。”</p>
“要我说,方孝孺此流,当真是罪加一等,理应……诛灭九族,以儆效尤!”</p>
话音落,还在骚乱的文官顷刻间安静了下来。</p>
所有人都不敢置信的,看着眼前这位黑衣的年轻僧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