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同定王入宫者,并非长福,也不是陈钊和王大全,而是……号称杨天王的……杨江!”</p>
什么?!</p>
刚刚坐下的赵佶,猛然站了起来,一双眼睛睁得老大。</p>
赵桓带杨江入宫,意图再明显不过了,他就是要告诉赵佶,本王是看在母后的面子上入宫,若是有人胆敢搞事,杨家军也好,虎翼军也罢,既然可以忠于朝廷,自然也能随时倒戈相向。</p>
赵佶的心情紧张到了极点,除了将希望寄托在显肃皇后身上,已经别无他法。</p>
皇后寝宫,并非只有显肃皇后一人。</p>
连带着王贵妃以及赵妙清,也一并叫来了。</p>
显肃皇后此举,就是要让赵桓念及亲情,放弃逼宫的念头,与赵佶重归于好。</p>
而且赵桓已经有宽恕郓王和肃王的先例,兄弟情是情,父子情自然也是情。</p>
“儿臣,参见母后!”</p>
赵桓迈步跨过门槛,没有任何迟疑,直接噗通一声跪倒在显肃皇后面前。</p>
对于这个母亲,赵桓从未冒出过半点不敬之意。</p>
无论赵桓拥有何等地位,都无法改变,他曾在显肃皇后膝边欢笑的事实。</p>
显肃皇后心里一阵欣慰,尽管这个儿子已经今非昔比,可依旧对她如此恭敬,可见母子之情并非空谈。</p>
不过显肃皇后并未有半点软语,还是一如既往的严厉。</p>
“听说你进宫时,带着那个什么杨天王?”</p>
“你莫不是来故意吓唬本宫?”</p>
赵桓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儿臣绝无此心!”</p>
“我虽姓赵,但纵观整个后宫,真正称得上亲人者,实则寥寥无几。”</p>
“儿臣是什么人,母后自然心里清楚,儿臣绝不会对亲人有任何歹心。”</p>
这一点,显肃皇后深信不疑。</p>
这也是为何,显肃皇后始终把赵桓当成唯一的儿子。</p>
“那你是为了吓唬陛下?”</p>
面对显肃皇后的敲打,赵桓没有任何遮掩,竟然大胆妄为的承认了。</p>
“不错!”</p>
“儿臣身为皇长子,二十余年里始终活在陛下的阴影里,日不能思,夜不能寐,惶惶不可终日。”</p>
“如今儿臣有了家眷,有了必须要保护的人,绝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受人随意拿捏掌控。”</p>
“为了家人,儿臣什么都可以舍弃,包括人性!”</p>
那个乖巧听话的儿子,如今竟然散发着令人望而生畏的煞气。</p>
显肃皇后只觉得痛心,连她都暗暗责怪陛下,为何要将亲儿子逼到这种地步。</p>
她尽心尽力掌管六宫,操持着皇族的家事,才令后宫如此和睦。</p>
为何前朝的父子兄弟们,就不能和睦相处,非要斗个你死我活?</p>
“是不是现在,本宫也要称你一声……王?”</p>
说出这话的时候,向来威严的显肃皇后,嗓音竟然有些颤抖,甚至透着些许哭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