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怎么回事?”</p>
面对都点检的质问,负责传令的禁军也是一头雾水。</p>
“刚刚从宫里传来的紧急命令,属下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奉命传旨而已。”</p>
都点检虽然觉得里面有问题,但他不敢违抗圣旨,只能下令集结兵马。</p>
就在传令官即将冲出殿前司的紧要关头,李纲及时出现,拦住了传令官。</p>
他第一时间找到都点检。</p>
“大人,定王绝无谋反之意,集结兵马,那是为了向金国使团施压。”</p>
“请大人立刻进宫,向陛下禀明实情。”</p>
闻言,都点检脸色难看至极。</p>
“定王为何不提前向陛下报备?若是惹出大乱子,他能负的起这个责任吗?”</p>
面对都点检的呵斥,已经成为殿前司二把手的李纲,话锋一转。</p>
“王爷刚立大功,如今全心全意应付金国使团,怎么朝廷却防王爷如防贼?”</p>
“稍有风吹草动便杯弓蛇影?!”</p>
都点检一阵语塞,没办法,只好立刻亲自进宫,将来龙去脉汇报上去。</p>
得知是虚惊一场,赵佶这才如释重负的坐了回去。</p>
“这个赵桓,没有提前向朕报备,就敢擅自在京中集结兵马!”</p>
“他分明是在故意试探朕的底线!”</p>
“刘爱卿,你实话告诉朕,你有几成把握,能够强行拿下定王?”</p>
赵佶已经受够了这种心惊胆战的日子,哪怕是冒着和谈失败的风险,他也要先拿掉赵桓这个逆子!</p>
都点检沉默良久,这才有气无力的回答。</p>
“只怕是……三成机会都没有。”</p>
“李纲乃是殿前司指挥使,有他在,臣必受掣肘,无法在短时间内集结大军。”</p>
“宫中禁军,只能保证皇宫安危,却无法出宫降服定王。”</p>
“包括王府亲兵,调回来的虎翼军战卒等等,现在定王麾下大概有两千兵力。”</p>
“这两千兵力,足够杀出汴京,护送定王抵达易州。”</p>
听到这话,赵佶眼睛睁得老大,尽是骇然。</p>
“什么?!此乃我大宋京畿中枢,囤积兵力何止数万?竟拿定王那区区两千兵力毫无办法?”</p>
都点检也长叹了口气:“事实便是如此……”</p>
“这两千兵力,可都是从易州带回来的战卒,全都有以一敌百之勇。”</p>
“再加上定王在汴京的威望,以及各路党羽,只怕是……”</p>
不等都点检说完,赵佶已经挥手打断。</p>
赵桓的兵,太强了,而且都是铁杆死忠之辈,一旦有变,他们会毫不犹豫的为赵桓拼尽最后一滴血。</p>
无论是来软的,还是来硬的,赵佶都已经拿赵桓没什么太好的办法了。</p>
“退下吧。”</p>
随着都点检离宫,这场“意外”却在朝中掀起轩然大波。</p>
那些本来处于观望状态的大臣,也纷纷倒向赵桓。</p>
原因很简单!</p>
赵桓都特娘的擅自集结兵马了,陛下都能忍。</p>
这哪里是什么隐忍?分明就是怂!</p>
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都这般软弱,明眼人都知道,赵佶大势已去,大宋之未来,在于储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