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感觉派大师在线授课
第1盘炒山药出锅后,秦淮紧接着炒第2盘。
其实展示的话只要炒一盘就行了,主要是秦淮习惯了。这10根山药不炒完就浑身难受,一定要一口气炒完。
郑思源三人站在边上强势围观,全都双手交叉环抱在胸前,眉头微皱,眼神专注,视线随着秦淮的动作而移动,三个人往那一站跟复制粘贴出来的似的。
很快,第二盘炒山药也出锅。
和第1盘一样,是一盘非常合格的炒山药。刀功合格,火候合格,甚至能称得上一句还行,勾芡优秀,组合在一起,这盘炒山药就算放在寻常餐馆里也是能得到客人的夸赞的。
不要小看这个形容词,要知道,以秦淮之前的厨艺,他去寻常馆子炒菜是会被客人投诉的。
每次秦淮和秦落贪污吃饭经费,决定在家里自己炒菜都是一次豪赌。
臧良端着第1盘炒山药一边吃一边看秦淮炒,越看越觉得秦淮已经俨然是一个合格的社区食堂厨师了。
反正臧良觉得秦淮超越云中食堂的两位红案厨师指日可待,食堂里的两个红案厨师水平真的很一般。家常小炒还行,一到大菜就暴露无数缺点,尤其是梅菜扣肉。
臧良到现在都想不明白,梅菜扣肉怎么能做成那样。
秦淮不在的这几天,臧良已经自觉接过员工餐的工作。一开始臧良其实是不想负责员工餐的,大酒楼的厨师基本上都这样,员工餐属于额外工作,算是苦差事,基本上都是由手艺不太好的厨师轮流负责的。大师傅有的不会吃员工餐,会自己给自己炒两个小菜随便吃吃。
臧良在自家工作单位从来不吃员工菜,都是吃他师父的小灶。
但是臧良没想到,云中食堂的员工餐这么不经吃。吃一顿两顿觉得还行,多了臧良就有点受不了了。
他和秦淮这种打小就吃家常菜的普通家庭的小孩不一样,臧良从很小的时候就拜了臧穆为师。臧良的好舌头除了是天生的,同时也是臧穆一道一道高汤菜喂出来的。
这样的教学方式在老式师徒中非常常见,无论是曹桂香、郑达还是黄胜利,学艺之初都吃了非常多的好菜大菜。除了为了让徒弟长见识定目标外,同时也是为了给徒弟养一根舌头。
从小就吃顶尖淮扬菜的臧良哪过过这种苦日子,在秦淮去粤省的第2天,没有任何人提出让臧良做员工餐,臧良就主动揽下了做员工餐的重任。
当然,对于员工餐臧良是随便做做的,炒个炒饭,两道青菜,一份小炒肉就是臧良给大家的员工餐。自己吃的做精细点,郑思源、谭维安和臧良一起吃小灶。
当然,员工们也可以选择不吃臧良做的员工餐,吃正常的菜也行。
然后云中食堂的所有员工在尝过臧良的手艺后,全都选择了炒青菜和小炒肉。别问,问就是马上就要夏天了大家都要减肥,多吃点青菜对身体好一点。
就连欧阳也加入了欢快的吃员工餐的行列,每天端着餐盘坐在厨房门口吃。
就连云中食堂的两名红案厨师都吃臧良做的员工餐。
臧良第1天来云中食堂的时候,以为自己是来帮忙顺便帮秦淮干点活。每天除了和秦淮一起研究蟹黄酱的勾芡,就是闲暇时间帮后厨炒几个简单小菜。
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臧良先是发现自己根本就研究不了蟹黄酱的勾芡,他连蟹黄酱的感觉都没有找到。然后他发现自己没有闲暇时间帮后厨炒超级的简单小菜,因为他连感觉都没有找到,他恨不得每天两眼一睁就是找感觉。
最后,他虽然没有闲暇时间,但是为了自己的伙食,他承包了云中食堂的员工餐。
有的时候臧良回想一下自己这几天干了什么,他都觉得自己其实是秦淮不远千里请来的专门负责员工餐的师傅,用来激励云中食堂的员工们的工作热情。
别问,问就是福利待遇好,员工餐都是淮扬菜。
三个人就这么站在秦淮边上看着他炒了一盘又一盘,臧良也吃了一盘又一盘,吃到后面都打嗝了。
终于,等秦淮炒到最后一盘的时候,谭维安很小声甚至有点心虚地问了一句:“秦淮的勾芡现在是什么水平?我怎么感觉他的勾芡变正常了,而且好像比我还好……”
“是的,你没有感觉错。”臧良对谭维安的这个感觉表示肯定,“秦淮现在的勾芡水平是比你高。”
“他现在是非常正常的勾芡,无论是时机的把握、淀粉水的比例,还是对菜品火候上的掌握都没有什么问题。现在让你去炒一盘山药,你炒的不一定有秦淮好。”
谭维安:……谢谢,这种感觉我们不想要。
谭维安弱弱地说:“我是…白案厨师呀,我的山药炒得当然很一般……”
谭维安还有几个字没说,但当他说出一般这两个字的时候,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话的问题在哪儿了。
他是个白案厨师,秦淮也是个白案厨师。秦淮甚至是个野路子出身的白案厨师,一个红案基础很差的白案厨师,一个需要每天切大量萝卜练基本功的白案厨师,一个炒菜的时候连锅铲都挥舞不明白总觉得哪里怪怪的白案厨师。
就是这样一个白案厨师,当他炒出一份尚可的炒山药的时候,才能让了解他的人直观的感受到他的进步是多么明显,多么恐怖,多么神速。
现在就算秦淮告诉谭维安,其实我有一个神器,我的一天有240个小时,我看似回去进修了6天,实际上回去进修了60天谭维安都信。
谭维安不理解,也理解不了。他直接抢过臧良手上的筷子,夹起一片炒山药送进嘴里,山药炒得不错,吃起来有脆生生的口感,芡汁挂得很均匀,也很薄,很适合原本就有粘稠感觉的山药。
调味就更不用说了,秦淮在连菜都能炒出锅的时候调味都不会翻车。
和秦淮第1次尝试模仿曹桂香勾芡炒的那盘山药有天壤之别。
千言万语,在吃完这一片炒山药后最终化成一句话。
“他是怎么做到的?”谭维安感叹道,“他是变态吗?”
郑思源默默点头:“你第一天认识秦淮?”
谭维安:……
对不起,是他唐突了。
和谭维安还有郑思源比,臧良就显得很亢奋了。即使已经吃饱,他还是坚持要吃炒山药,越吃越觉得秦淮的进步真是惊人。
他这不是一点点进步,是在一个阶段上有质的飞跃的进步。
他一定找到了感觉,秦淮那天说的感觉就是这进步的奥秘!
师父,徒弟我快要找到你说的那个感觉了!
等你出去交流完回国,你徒弟我也会给你一个像秦淮今天给我们一样的惊喜!
.
秦淮炒完了所有山药。
怎么说呢,过瘾。
没日没夜地炒了几天山药,这种连切十根,连炒数盘山药的练习方式已经刻进了秦淮的DNA里。少切一根都不行,少切一根就没有那个感觉。
秦淮觉得这种炒山药的良好习惯可以继续保持下去,现阶段炒山药是最适合他刷刀功、火候熟练度的方式,同时还能练习勾芡,为双蟹包打好基础。
一举多得。
“怎么样?”秦淮转头,看到了三人眼底的惊叹,只觉得神清气爽,前面几天的魔鬼训练所带来的痛苦瞬间烟消云散。
果然,人在取得成就之后不装逼,那这个成就还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