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仗打的不错,孟塞·德克赫。”霍恩返回桌前,给他割了一块羊肋条,“试试,我亲手烤的,就等你呢。”
在他人羡慕的目光中,孟塞接过了羊肋条,轻轻咬了一口:“很好吃啊。”
“好了,别放屁了,烤这么久,肯定柴了,都别看着流口水了,自己上来割肉。”
周围的兵团长们才欢呼一声,拿起锡盒与小刀,扑到羊排前割起肉来。
端着那盘羊肋条,孟塞与霍恩并肩站在一旁。
“交替撤退指挥的很好,居然真让你用出来了。”
“是近卫修士们努力,不是我个人的功劳。”
霍恩眼角含着笑:“我多希望科勒曼能少几分张扬,你能多几分傲气。”
在大多数战争中,撤退是很难保持组织的。
因为撤退意味着失败,意味着将帅对胜利的结果不看好,对士气打击巨大。
在撤退过程中,由于兵力分散和拉长,一旦后军被击溃,极有可能出现乱兵冲击,并导致连锁反应。
所以在帝国战史中,大兵团一撤退就会崩溃。
帝国的将军,看到敌军撤退的第一反应是把他们打崩,将撤退变成溃退。
所以科斯梅与塔德拉什做出了同样的判断,要利用局部撤退,扩大成整体撤退。
但这种打法有一个前提条件,两人审题时没有审清楚。
那就是“撤退时,会导致士气和组织度双重下降,并且兵力分散。”
近卫军的士气与组织度自不用说,兵力分散的问题也被交替撤退解决了。
原理还是那个原理,空间上兵力分散就在时间上集中兵力。
通过交替撤退,交替担任后军,就能在维持士气组织度的同时,保证军队队列的秩序与完整。
此时,反倒是敌军为了追击,会不由自主失去秩序和组织。
那么这个时候,就到了反击的时候了。
交替撤退战术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战术,一个衔接不好就是满盘皆输。
到目前为止,只有近卫军能够完成这种高难度操作。
“只是破坏了原有的计划,下一步的变数就多了?”孟塞眉梢挑起一抹忧虑。
“车到山前必有路,再说了,不是有参谋僧侣们吗?”霍恩拍拍孟塞肩膀上的灰,“叫他们掉头发去吧,哈哈哈哈。”
本来这一仗不是这么打的。
原本的计划,只是引诱边境骑士团来进攻,然后拖延时间。
等到十六或十七日,安德烈赶到的时候,再两面夹击。
只是战场上的变数永远比计划中多,科斯梅来的太早了,近卫军还没能构筑起工事。
近卫军虽然士气高,军纪严明,可也不是机器人,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
真到了五成六成的伤亡,他们也会逃跑,只是数量多少的差别而已。
贸然野战下,虽然前期看起来是占了上风。
可一旦拒马胸墙等工事被拆完,进入广阔空间对战,那局势必定对于近卫军不利。
所以孟塞才临时提出改变计划,在工事防御体系被摧毁前,提前放边境骑士进来。
只要孟塞指挥的交替撤退战术不出乱子,那么就能一次性大量摧毁边境骑士的有生战力。
本来参谋僧侣们都是主张假撤变真撤,直接撤回拉丹堡的。
但最终霍恩还是拍板同意了孟塞的计划。
好在结果是好的,暮钟山一战打乱了边境骑士团的组织,也打掉了骑士们的心气,给为战争的下一步打开了坦途。
“如果安德烈支援及时,那边境骑士团不死也得脱层皮。”
“我想,最好还是不要完全歼灭这些边境骑士为好,而且这也几乎是不可能的。”见孟塞讶异,霍恩笑道,“这些边境骑士同样担负着拱卫教廷和抵御王庭的任务,不是普通骑士,是对人类有功的骑士,是击退过吸血鬼的骑士。
从一定意义上而言,这是千河谷人与莱亚人的战争,是圣联与帝国的战争,但同样也是人类的内战。
千河谷的历史太浅太短,修士亦或千河谷民族都太小了,将整个人类纳入话语体系,说不定才是……”
说到这,霍恩忽然停住了,只是愣愣望着夜空出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