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尉来在新能源领域最缺的是什么?是10至15万区间的车型。
“或许是时候考虑子品牌了。”
从帝都回来,已经是七月了,跟几位大佬想的一样,檀锦程走访了一些部门想要推广智能驾驶在营销宣传方面的规范化标准,但是收效甚微。
起因无非是某些人认为这个赛道还处于初期阶段,没有必要给予太大的限制。
一直以来,我们的商业发展史都是如此,初期混乱,让各大厂商去厮杀,等到有了一定规模之后再制定更为成熟的国家标准,就像是7月1日正式实施的国六标准一样。
这个号称史上最严的汽车国标,说是改变了汽车市场的格局都不为过,为了在新国标出台之前尽全力清库存,七月份之前汽车市场各大车企的降价战非常的激烈。
一部分没有什么竞争力的车型以及品牌,在这种行业巨头,豪华品牌全数下场的价格战之下,加速了倒闭的进程,也加速了行业洗牌的速度。
“确实是时候考虑一下尉来的子品牌了,新能源汽车要发力,我们就必须在最残酷的10至15万区间抢占市场。”
埃安是这个区间段价位的车型,卖得也不错,但是埃安针对的毕竟是以B端客户为主,真正的C端客户对于这种大量出现在网约车市场上的车型还是有些犹豫的。
其实在不考虑面子,纯实用的家用角度来说,营运车辆真的是非常的适合,这种一年跑十万公里以上的车型,驾驶以及乘坐都很舒适,加上保有量大,服务网络覆盖面广,使用成本也低。
你让ES8或者L1去跑跑出租车?估计用不了一年就得凉凉了。
汽车行业里有一套不成文的规矩,想要毁了一个品牌,就让他去跑出租车,但其实出租车才是最安全,性能最稳定的,几乎与车子为伴的那么多司机的选择肯定是有道理的。
实际上包括像桑塔纳,伊兰特等等曾经的热销车型,都当过出租车使用。
可惜,时代变了,如今的消费市场檀锦程太清楚了,走了网约车路线的埃安,哪怕用的全是尉来最先进,最成熟的技术,也很难再让这个品牌同时被C端市场用户接受了。
快速迭代的电市场,10至15万元这块竞争力最残酷的市场,有太多的车型可以选择了。
埃安不适合于走C端用户路线的子品牌,那么就必须再推出一个全新的子品牌,打入到C端用户覆盖范围最广的市场,更何况网约车也风光不了多少年了。
保有量达到一定程度,埃安的销量势必会进入到一个停滞的状态,到时候尉来就没有像现在这样销量了。
一至六月份,汽车市场的销量已经被公布在乘联会的官网上了,各家车企的销量一目了然,在整体销量下滑9.3%的市场环境下,首次分别排列的悦驰汽车以及尉来汽车的表现还是比较亮眼的。
第一次以车企独立身份出现在销量排行榜上的悦驰汽车上半年的表现是大家最为关注的,悦驰系的销量是尉来最大的底气,但连续几年下滑也是事实。
无论是行业内,还是吃瓜群众,都想看看尉来何来的底气敢把这个系列独立出去,同时也想看看王风英主导之下的悦驰汽车到底有什么变化。
39.92万辆的半年销量,覆盖包括悦驰系列,坦克系列以及扬子系列,相比起去年的销量,小幅上升了4%,其中悦驰系列整体销量35.29万辆,同比增长8.47%。
首次出现在自主品牌销量排行当中的悦驰汽车,直接登顶第二名的位置。
去年这个位置是一家名为尉来汽车的公司,悦驰的爸爸,今年儿子上位了。
把燃油车业务独立出去之后的尉来汽车表现同样备受关注,新势力以及各大车企搞风搞雨的一年,檀老板似乎显得有些沉默,话题度也没有那么高了。
但是尉来汽车在新能源方面的销量却是不差,增长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4.5%。
17.86万辆,新能源汽车市占率31%,整体的销量同样也是能够挤进自主前十的序列当中。
“两家车企的整体销量加起来有57.78万辆,这个成绩很嚣张了啊,可惜檀老板把这两家车企的销量分开了。”
自主品牌当中,排名第一的吉利上半年的整体销量下滑严重,高达17.86%,只有59.16万辆,去年排名第二的尉来跟吉利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但是今年再看看,两家只有不到1.5万辆的差距了,尉来虽然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市场份额正在进一步下滑,但是要说成长的速度真的很让人惊讶。
“没什么好惊讶的,市场份额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还需要更加的努力才行啊。”
今年新势力发力,但是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安全事故频发,而一向在安全上舍得花钱的尉来汽车,表现要好很多,另外在欧洲市场上的发力,也给尉来带来了一定的销量。
同等级位的车型无论是配置,价格都有一定的优势,又成功的打入到家庭用户市场,销量上升是情理当中。
但是优势也确实是越来越小了。
“全球市场范围内,特斯拉只比我们少一万多辆,BYD也只少3.7万辆,我们的第一位置可能在下半年就不保了。”
“檀总的要求还真是高啊,或许正是这样的要求才让尉来一直保持着竞争力吧。”
以中高端SUV市场为主的尉来,虽然销量有埃安系列的加持,但是半年能够卖出去17.86万辆,其中大部分车型都是起售价25万元以上的。
全球排名前三的新能源汽车厂商当中,特斯拉因为环境以及一直以来的市场定位等等因素,在单车售价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平均单车4.41万美刀,约合人民币31.6万让特斯拉保持着绝对的优势地位,这一点其他车企很难挑战。
但是尉来的单车平均售价同样不低,根据尉来公布出来的半年报营收预期,计算出来的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单车售价高达21.15万元,高出BYD平均售价3.68万元。
数据是骗不了人的。
卖得更多,卖得更贵的尉来品牌已经稳稳的确立起自己中高端的品牌形象,要知道今年尉来包括埃安在内可都没做过什么太大的优惠活动。
哪怕是在价格战最激烈的五六月份,尉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都保持着相当的克制。
“确实是不错,但未来最大的市场,我们还需要做得更多。”
卖得贵不代表你能永远卖得贵,在高速增长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有需求,贵一点也能忍,看看国产化的毛豆3,哪怕定价不及预期,依旧受欢迎就是这个道理。
但进入到存量市场环境下呢?还能保持这样的优势吗?
吉利今年上半年销量大幅下滑就是最好的证明,一旦定价失败,消费者就会迅速抛弃你,转投其他的品牌,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某些车企的新车型,从定价出来的那一刻,基本就已经宣布这款车完犊子了。
“当前的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整体来说还是以尝新的姿态为主,消费者能够接受一定的溢价,但是随着换购潮的到来,更多的燃油车主把车子换成电车,那时候对于价格的敏感度就要高很多了。”
开发10万级的电车,必须尽快提上日程了。
至于说技术方面,其实很好解决,那就是把埃安体系上的技术都应用到这一块儿来,降价不减配,车型上再设计得漂亮一些,不愁卖不出去。
不得不承认的是,相对于传统燃油车,消费者对电车的颜值要求更高,一款纯电车型,若是公认为丑陋,那真的是太影响口碑以及销量了。
而尉来一直都有设计感的好名声,在子品牌的设计上更是不能搞出太丑的。
“新的子品牌要有一个能让大部分消费者眼前一亮的设计美学,另外还要有一个比较不错的名字,有没有什么想法?”
要搞子品牌,找的自然是胡争楠以及托马斯这两位,研究院院长,设计总监。
托马斯现在的中文已经相当流利了。
摸了摸他光秃秃的大脑袋笑道:“老板的要求很简单,但是也很高啊。”
审美这玩意儿就是一门玄学,设计感固然很重要,但是要达到公认的漂亮,还是要较高水平的,另外就是新的品牌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那就是你们的事儿了,你们研究研究吧,尽快给出一个方案出来。”
“另外,新的架构平台发布会,也要尽快的安排上。”
不发新车,能搞的事儿还是挺多的,沉默了大半年的尉来,也确实要有一些动作了,不然无法保持住目前的优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