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书客网 > 大明世祖 > 第四十九章绍武字典

第四十九章绍武字典

秦国,国都河内。</p>

伴随着一场最后一场大雨洗礼,大半个秦国进入到旱季中。</p>

二月至五月是春水稻、六月至十月是夏稻。</p>

十月至一月是旱稻,产量和价值最低。</p>

而在之前,由于秋收的顺利进行,导致河内异常繁华。</p>

这是数百年来,全国二十一府的粮税,第一次如此齐整地入库,对于秦国来说,是极其繁琐而又欢喜的。</p>

议政堂首相刘观、次相毛复,群相阮成,三人各自安坐,目光流转,却没有打出一言。</p>

刘观四十有五,同进士出身;毛复四十有三,也是同进士。</p>

唯独阮成,是本土人,年岁六十出头,是后黎朝的进士,在民间一向德高望重。</p>

为了彻底的消弭安南民间的抵抗情绪,故而秦国就邀请其入议政堂,成为群相。</p>

效彷大明政治,秦国以议政堂为首,设首相、次相、群相,票拟奏疏,辅左秦王理政。</p>

同时,设大都护府,统帅整个秦国的地方军队。</p>

设羽翼禁军,人数为三万,镇守交州府,保护国王和京城的安危。</p>

全国二十一府,一百九十县,其中交州府辖二十一县,为其中之最。</p>

八部尚书为判书,五寺为判寺。</p>

“殿下驾到——”</p>

忽然,宦官一声尖叫,十九岁的秦王殿下,就施施然而来。</p>

他面目微黑,双目有神,继承自大明皇帝的血统,让他模样英俊,超凡于人。</p>

穿着四爪龙袍,肩、胸、背部都有团龙,黄色的龙袍显得其威风凛凛。</p>

“臣参见殿下——”</p>

几人忙拱手拜下,近六十度。</p>

“平身吧!”</p>

秦王随手一摆,然后一屁股坐在了软榻上。</p>

看着三位国之干臣,他这才笑道:</p>

“秦国一统数月,各府、县建制,我秦国南北三千里,民众六百万,南海盛国矣——”</p>

“秋收已完,不知户部有多少存粮?”</p>

相较于明朝南北数千里的辽阔面积,秦国只有其一省之地,南北狭长,而且依托整个交州,秦王直控红河平原这个产粮地。</p>

故而,短短月余,就足以将全国粮食入库了,而整个红河平原,更是不到一个月就征集入库。</p>

“殿下,二十一府共上缴六百七十万石。”</p>

刘观轻声道:“朝廷府库充盈!”</p>

秦王闻言,满意地点点头:“春粮入库时,本王才刚刚入主河内,各地不曾安生,国库才收四百万石。”</p>

“如今近七百万石,诸卿辛苦了。”</p>

“臣等不敢居功——”</p>

几人谦虚着。</p>

刘观复言道:“旱稻不如春、夏,其产只有一半,朝廷能收四百万石左右,如此,整个绍武十八年,国库能入粮一千五百万石。”</p>

说着,他激动道:“惜哉吾国粮贱,每石只值四银毫,只有大明一半。”</p>

“而商税初建,依旧沿用旧人,故而只能收银三十万块……”</p>

“就算如此,秦国也能年入六百三十万块银圆。”</p>

“支出多少?”</p>

秦王嘴角上扬,他强行抑制住心中的喜悦。</p>

六百万块,在大明也只有江苏、浙江寥寥数省能达到,比许多大省强太多。</p>

“官吏总数约莫三千人,朝廷一千,地方两千,按往年俸禄,其支出可达四百万石。”</p>

“地方守备营,县两百、府五百,有近五万人,其支用一百万石。”</p>

“羽翼禁军,三万人,年支用两百万石……”</p>

秦国的军队,中央和地方的待遇完全不同。</p>

地方守备营,普通士兵年禄十石,包吃住衣食。</p>

这些守备营,是俘虏的兵卒和秦军军官混合而成,待遇只能说一般。</p>

但这在秦国,已经算不错了,能够养活家小。</p>

而禁军,则又分为驻防禁军和侍卫禁军。</p>

驻防禁军年禄二十石,逢年过节还有赏赐。</p>

更别提,其中还有三千火枪兵,一千骑兵,乃是镇压不服的精兵。</p>

而侍卫禁军,只有五千人,保护王宫,驻守河内城。</p>

其俸禄,更是达到了三十石。</p>

对于那些帮他打天下的京营老卒,秦王亲之信之。</p>

爵位大放送。</p>

郡侯五人、郡伯二十七人,郡子五十二人,郡男七十八人。</p>

队正以上的军官,基本上都获得了爵位。</p>

其占据爵位,与其他三万秦军数量等同。</p>

换言之,是其六倍。</p>

受伤的将领,去往各府、县担任守备官,可谓是周到至极。</p>

普通的兵卒,人均奖地两百亩,一跃而上人均成地主。</p>

官吏和军队,一年吃掉七百万石,几乎是一半的财政。</p>

剩余的八百万石,看上去很多但换算成白银却只有三百万块。</p>

“八百万石。”</p>

秦王眯着眼睛,揉了揉太阳穴:“这些粮食,本王要拿二十万石朝贡(换十万块)。</p>

再送八十万石去京城售卖,换取一些银圆来。</p>

剩下的,一则用于扩建河内城;二则用于修缮国道。”</p>

“第三,则是筹建水师。”</p>

“最后能剩个百八十万,已经算不错了。”</p>

这三件事中,最紧要的莫过于扩建河内城。</p>

狭窄城堡似的河内,在郑氏秉政时,是以军事为目的,周长不过十五里。</p>

顶多只能容纳十来万人。</p>

这对统一安南的秦国来说,是不够的。</p>

故而,秦王和议政堂商议,将河内向外延伸两里至三里,扩建外城,河内城变为内城。</p>

其城,东西长六里,南北宽七里,合计二十六里。</p>

足以容纳五十来万人口。</p>

对于秦国来说,已然是大城。</p>

一同扩建的,还有王宫、内城。</p>

这般,议政堂一合计,总耗费近千万石,徭役五十万人次。</p>

自然而然,就分为三年而修。</p>

面对秦王的感叹,次相毛复则笑道:“如今朝廷正在组建商税司、海关司,到时候赋税将会迈向新台阶。”</p>

“按照大明的效果来看,倒是不错。”</p>

秦王轻笑道。</p>

海关可是他的内帑,他不要求多,一年净入百万块银圆就不错了。</p>

“殿下!”</p>

这时候,这没有存在感的群相阮成,则拱手道:“如今朝廷之银圆,皆仰仗于大明,但银圆贵重,民间怕是用不上了。”</p>

“百姓们一般以物易物,甚少用到银圆。”</p>

“铜钱呢?”秦王一愣,随即拍脑袋:“该死,我忘了咱们这不产铜来着。”</p>

实际上,安南是有铜矿的,但其本来就产量少,多年来的采伐已然枯竭。</p>

如今民间都是以物易物,布匹和粮食为主。</p>

就见秦国,发俸禄不也是粮食?</p>

“纸钱?”秦王试探了一句。</p>

推荐阅读: 我每周随机一个新职业 御天 从离婚开始的文娱 摄政大明 我是如何当神豪的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娇华 国潮1980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我从末世开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