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中途睡着了,还差千来字,半小时后刷新吧</p>
实际上,朱慈烺对于攻灭贾夫纳王国有了些许信心。</p>
一部分原因在于葡萄牙人的支持,另一部分,则在于如今燕军的强大。</p>
燕军虽然仅仅只有300人,但火枪的数量却超过一百杆,小小的马纳尔半岛完全不够用,控制的地盘已经达到了两百里。</p>
所以这次派遣部分兵马出击,一是为了掠夺财富,二是为了扩大地盘,增加更多的部落贡赋,从而应对葡萄牙人的贸易。</p>
利益,在逼迫着锡兰王国前进。</p>
“大王,大王,葡萄牙人又过来了。”</p>
就在朱慈烺感怀之时,远处突然传来了呼唤声。</p>
他应目一瞧,海面上果然出现了一艘帆船。</p>
“急什么?”朱慈烺呵斥了一番,小侄子委屈扒拉地低下头。</p>
说着,他脚步轻快地走下城堡,来到了的码头处。</p>
一艘约莫千料的帆船正在简陋的码头停靠。</p>
“朱,我的国王陛下,不知道您还有什么好东西?我这次可带了让你满意的货物。”</p>
大胡子船长走下来,都囔道:</p>
“象牙这玩意,你应该是没存货了。”</p>
“保证让您满载而归。”</p>
朱慈烺朗声道,脸上写满了自信。</p>
大胡子为之一怔,旋即亦步亦趋而去。</p>
对于这个国民只有两千人的锡兰王国,大胡子约翰是看不过眼的,但他却不敢小瞧。</p>
姑且不论其来源自那个强大的东方帝国,就说其拥有独立的文字,会使用火枪,就足以让人重视了。</p>
两人走向远处。</p>
经过一片盐田,数十人不断地熬煮海水,另一部分则砍柴拖运,井井有条。</p>
对此,大胡子约翰是毫不在意的,海边的国家从来不缺盐,尤其是跑海贸的。</p>
走了数百步,一行人来到了一处悬崖边,高十余丈,看上去极为陡峭。</p>
海边到处都是礁石,海浪拍打的颇为激烈。</p>
“您接着看。”</p>
见到约翰不耐烦了,朱慈烺笑着说道。</p>
果然,不到片刻的工夫,几个衣着简陋的‘美人鱼’,从海水中冒出头来,然后上岸。</p>
她们手中依稀能见到一个渔网袋,里面装满了贝壳类的东西。</p>
这时候,躲在悬崖底下的几个妇女,连忙将贝壳卸下。</p>
随后,陆续有‘美人鱼’上岸,有男有女,男人占据多数,十七八人左右,无一例外,他们都带着渔网。</p>
那些贝壳任由妇女们操劳,他们只管歇息。</p>
“走,去看看。”朱慈烺随口笑道。</p>
大胡子约翰越发湖涂了,这海底难道能捞金子不成?</p>
下了悬崖,果然就见到一桶桶的镇珍珠,有大有小,按照颜色大小分别安置。</p>
约翰这时候眼睛瞪得极大:“该死,我的上帝,这是珍珠?瞧瞧这个颜色,红得令人发指,比€还要漂亮。”</p>
珍珠这玩意,无论是欧洲,还要印度,东亚,都是世面上的通货,非常畅销,尤其是大珍珠,更是稀有。</p>
看了一圈后,约翰才遗憾道:“那么一堆贝壳,才有这点货,着实太少。”</p>
“放心,约翰,我这里有存货呢。”</p>
朱慈烺笑道。</p>
这时候,两人的关系愈发的亲近起来,珍珠就是两人的粘合剂。</p>
数十斤圆润的珍珠,让大胡子约翰极其满意:“我的陛下,我愿意一马克重的白银换取一阿罗瓦的珍珠。”</p>
朱慈烺眉头一蹙。</p>
长时间的贸易,他自然知道葡萄牙人的重量单位。</p>
阿罗瓦,约等于十八斤(明斤),而一马克,则只有六两左右(明制),其中差距近五十倍。</p>
“不可能。”</p>
朱慈烺一口否决:“除非你拿黄金来换,一马克黄金兑换一马克珍珠。”</p>
约翰这时候头晃成了风车:“不可能,我太亏了。”</p>
两人互不相让,倒是吵了起来。</p>
朱慈烺是太子出身,又在民间待了十几年,对于珍珠的价格再清楚不过。</p>
三分半(一分为直径三毫米)的珍珠,一颗价值就超过了一两白银。</p>
而达到了六分以上,又很圆润的一颗的价值,没有六七百两根本就拿不下来。</p>
当然这是在京城,如果在海边则会便宜些。</p>
而在印度这个盛爱黄金珠宝的地方,珍珠的价格还会更高一些。</p>
约翰想以重量来忽略尺寸,直接忽悠他的行为,根本就不成功。</p>
不得已,两人达成了条件:</p>
三分半以下的珍珠,五马克(六两)兑一马克白银。</p>
三分半至六分,一马克兑一马克。</p>
六分(直径两厘米)以上,一颗价值半阿瓦罗白银。</p>
八分(直径64)以上,则一颗兑一阿瓦罗。</p>
换句话说,一颗六分左右的珍珠,售价为一百四十两白银;八分左右的则售两百八十两。</p>
与市价相比,朱慈烺简直了打了两三折在卖。</p>
而约翰只要在果阿转一圈,跑几天路程,就能得两三倍的利润,可谓是暴利。</p>
几个月的积累,朱慈烺换了纸面上的万两白银。</p>
心满意足后,约翰挺着肚子:“我的国王,这是我给你带来了一个礼物,保证你喜欢。”</p>
言罢,两人又回到了码头。</p>
这时候,一门火炮就出现在他眼前。</p>
“这是一门三磅炮,看你我关系,我只收你一千两白银,算是便宜你了。”</p>
约翰大言不惭道。</p>
朱慈烺对其颇为喜爱,但对这价格则无比难受。</p>
好家伙,在大明一门三千斤的红衣火炮,只要三五百两,你这火炮撑起几百斤,一百两都嫌贵。</p>
他自然不肯当冤大头,接下来的时间还长着呢,可不能任其摆布。</p>
最后朱慈烺以八百两的价格买下。</p>
旋即,利用那一万两的额度,朱慈烺买了二十两的火绳枪一百杆,一两一斤的火药两千斤。</p>
其余的铁器、布匹、鞋袜等……</p>
到最后,还剩下两千两。</p>
约翰不住地催促着。</p>
朱慈烺不为所动,他昂首道:“我需要工匠,约翰先生。”</p>
“铁匠、木匠,陶匠,乃至于船匠。”</p>
“好说。”约翰眯起眼睛:“一百两白银一人,我下次给你带来。”</p>
“不,十两。”</p>
“陛下,这生意没法做了……”</p>
“是你太奸诈了。”</p>
最后,每人三十两成交。</p>
“那就十位铁匠,十位木匠,以及十位造船匠。”</p>
“剩余的呢?我的国王。”约翰迫不及待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