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书客网 > 大明世祖 > 第十一章雄心

第十一章雄心

在封建社会,地图一直是国家机密,非国朝重臣都难接触,普通人了解个县、府就了不得了。</p>

所以民间多依赖于向导。</p>

尤其是带兵打仗,地图更是重中之重,历史上那些因为迷路而亡的将领还少吗?</p>

鼎鼎大名的项羽就是如此。</p>

汉末张松也自持巴蜀地图,而对曹操傲慢自矜。</p>

远的不提,崇祯年间因为晋商这样的向导,让满清五次入关劫掠,却从不迷路,丰收而返回。</p>

朱栎看呆了。</p>

长江竟然比黄河长。</p>

燕山横置。</p>

他的目光看向了南方,淮海大平原,以及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平坦,河流纵横,何来不富庶?</p>

当然了,引人注目的运河贯穿南北,沿途的城池,如高邮,临清等,都是一等一的繁华之地。</p>

还有那万里长城,层层叠叠,蜿蜒绵亘至甘肃。</p>

“西北多山,北方平坦,南方多丘陵。”</p>

朱栎将目光对向了山海关,那狭隘的辽西走廊,不愧是大明的命脉。</p>

一时间,他竟然有股大明江山尽入胸怀的错觉。</p>

心胸瞬间就广阔了许多。</p>

在他身边的文人们也同样如此,震撼莫名。</p>

“此地大有来头。”</p>

朱栎摇摇头,他猜想这块地方很可能是皇帝所为。</p>

故而,在地图上徘徊了一阵后,他又去向了三楼别处,这里的东西更多。</p>

如,完整版,且经过修订的《大明律》,三十卷,五百八十条,数十本之多。</p>

除此以外,与之配套的还有大明三百年来各条律法的典型案例,以及法律诠释,这些是做官必读之选。</p>

满满的三个书架。</p>

就算是圣旨,也有两幅。</p>

当然了,令文人们更为青睐的,则是多届以来的三鼎甲殿试文卷。</p>

木架上玻璃框住,才任由大家观看。</p>

而一些西夷地书籍,如圣经,古兰经等,甚至还有朝鲜,日本的史书,这些是买都买不到的。</p>

不过,朱栎的目光则再次被定住:“前明史?”</p>

一整套的前明史,就这般被摆放在书架上,任由人借阅。</p>

为了防止丢失,甚至有专人在看守。</p>

“只能借阅,不能带走。”</p>

守书之人轻声道:“而且只能在三楼。”</p>

就算如此,依旧有大量的读书人盘腿坐下,滋滋有味地阅读着这本浩瀚史书,舍不得离去。</p>

朱栎也不能免俗,盘腿坐下,借阅了一本,就看了起来。</p>

忽然,沉醉于书本中的他被推醒。</p>

原来是时间到了。</p>

待他出阁,才觉察天色渐黑。</p>

笑了笑,他坐着马车回到了宅子。</p>

这时候,他突然觉察到气氛不对。</p>

门前屋后有大量的陌生人看守,一个个虎视眈眈,对于陌生人格外的关注。</p>

“这是怎么回事?”</p>

管家在门口守着,待见到他,立马就迎了过去,亲自带着他进门。</p>

朱栎疑惑不解。</p>

“老爷回来了。”管家低声道。</p>

朱栎这才恍然。</p>

原来是他的皇帝老子来了。</p>

果然,在他被带到书房时,果然就见到三十来许的男人。</p>

一头长发随意的被一只木簪挽起,其唇带薄须,下巴上留着小巧的山羊胡,鼻梁微挺,脸颊充盈,不怒自威。</p>

玄色的长袍在身,是不是因为烧了煤,所以略微单薄了些。</p>

在书桌前,则站着与他同样身高的少年,身着薄棉衣,低着头,抿唇不语。</p>

正是他的弟弟,朱枡。</p>

“回来了?”</p>

朱谊汐抬起头,将手中的书放下,看着眼前的私生子:“去了哪?”</p>

“新明书肆。”朱栎恭敬地答道:“去了二楼和三楼,见识到了广阔的地图,以及庞大的书库,一时徘徊,就误了时辰。”</p>

“那里阿!”朱谊汐点点头:“你如今考中了秀才,正要往举人,进士努力,去那里正好,开开眼界,增长一些见识。”</p>

“须知,如今的科举,已经没有了往常的套路,考得越发杂了……”</p>

这么杂,不也是你的功吗!</p>

朱栎心中嘀咕,面上却毫无波澜。</p>

忍受着父亲的压力,他想了想,咬着牙道:“父亲,如今乡试、会试日趋繁重,对于那些寒门子弟来说,读的东西多了,知识浅薄。”</p>

“而那些士绅之子,却一个个能请名师,饱读诗书,优势太大。”</p>

“长此以往,怕是不利于朝廷……”</p>

朱谊汐闻言,微微一笑。</p>

一旁的朱枡则大吃一惊,大哥什么时候有那么大的胆量了?</p>

而实际上,朱栎也为自己的胆量而吃惊,他实在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够说出这样的话。</p>

恐怕是今天在那书肆受到的刺激吧!</p>

朱谊汐饶有兴致地看着自己这位私生子,一时间来了兴致。</p>

如今,卞氏三美中,共有四子三女,只有眼前朱栎,朱枡二人成年了,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了,另外的两个比较年轻,依旧在读书。</p>

比较来说,朱栎兄弟较为吃亏的,只能是平民出身,但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考上了秀才,也算是出色了。</p>

原本他还准备给这两位私生子联系个爵位继承,但想着勋贵中有高郃就够了,这两人当文官也不错。</p>

如今这番话说出口,倒是符合十七岁的年纪。</p>

年轻气盛,而富有正义。</p>

朱谊汐沉吟片刻,才道:“李贽,你知道吗?”</p>

朱栎一愣,旋即他的脑海之中浮现了在三楼瞥过的书: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p>

它们正是李贽的作品。</p>

其深受“阳明学”支流“泰州学派”影响,且以“异端”自居,大肆批判程朱理学,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p>

提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p>

尤其是骂当时道学家为假道学:“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p>

道学家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是借道学这块敲门砖,“以欺世获利”,为自己谋取高官利禄,他们“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p>

所以,在理学大昌的前明,不只是理学家容不得他,就算是大部分的心学,也很难与之共存。</p>

推荐阅读: 御天 简行诸天 摄政大明 我是如何当神豪的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娇华 国潮1980 我从末世开始无敌 明尊 万古天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