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p>
陆光达重重的点了点头,用食指指了指脚下的地面:</p>
“这里,便是我心中的义之所在。”</p>
“老杨,你很快就会知道.....为了有些事情,哪怕是死也是值得的。”</p>
接着陆光达拍了拍杨振宁的肩膀,露出了一拍洁白的牙齿:</p>
“对了,我现在改了个名字,以后你别叫我本名了,可以叫我陆光达。”</p>
“寓意是大陆的光辉,将会送达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乘着东风,或者东风。”</p>
说罢。</p>
陆光达又一搂有些懵懵懂懂的杨振宁,说道:</p>
“好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咱们现在先把你们的手续交接好。”</p>
“总之你们这次回来,就别想跑的掉了,嘿嘿.....”</p>
“好了,咱们先把你的手续交接完,然后找个地方好好的聊聊吧。”</p>
看着嘿嘿直笑的陆光达,杨振宁便也只好配合着点了点头。</p>
他的觉悟虽然没有陆光达那么高,但这次回国也是抱着做贡献的想法,跑是肯定不会跑的。</p>
随后陆光达带着杨振宁与杜致礼会和,引着这对夫妻到津门设立的报到点做了文件交接。</p>
一切完毕后。</p>
陆光达将杨振宁夫妻带到了招待所,留下杜致礼整理屋子,自己则拉着杨振宁来到了另一件安静的会客室:</p>
“老杨,咱们该打的招呼也打了,接下来该说正事了。”</p>
“按照组织上的计划,你们这批回国的同志将在后天统一前往首都,到时候会有大领导对你们进行接见与交流。”</p>
“不过由于一些比较敏感的原因他们不方便出镜...咳咳,总之就那意思,所以你们几位重点学者的诉求会由我统一进行汇总交接。”</p>
“所以现在你要是有什么顾虑都可以提出来,能解答的我直接解答,解答不了的我会提交到组织手里。”</p>
杨振宁很理解的嗯了一声,接着很快便抛出了一个问题:</p>
“稼....唔,光达,我先问你一件事,你可要老实回答我。”</p>
“致礼她的身份....确定不会被秋后算账吧?”</p>
虽然杨振宁早就从联络人那边得到了保证,但这事情毕竟涉及到自己的妻子,因此杨振宁还是忍不住</p>
陆光达看了杨振宁一眼,脸色一正:</p>
“振宁,我用你我相识这么多年的交情保证,致礼回国后只要不做危害国家的事情,她绝不会受到任何限制。”</p>
“不瞒你说,组织上甚至都安排好了,等你们一到首都,致礼就可以与杜先生见面。”</p>
“如今的杜先生已经是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文史专员了,拿着国家津贴的那种——这可是早在你们回国之前就已经落实的事情。”</p>
陆光达说话的表情很坦然,因为兔子们确实没准备对杜致礼怎么样。</p>
那位千里背锅侠早在两年多前就被释放出来了,去年三月的时候还被授予了编制。</p>
而那时候元强子模型论文...不,就连徐云都还没出现呢,所以自然不可能是兔子们为了让杨振宁回国而做的所谓“诚意”。</p>
杨振宁眼见陆光达连多年的交情都拿出来作保了,脸上的表情也不由轻松了些许。</p>
“对了。”</p>
接着杨振宁又想到了什么,犹豫了一会儿,对陆光达问道:</p>
“光达,我记得政道的母亲还在对岸吧,他的回国会不会对他母亲造成什么影响?”</p>
陆光达闻言顿时一愕,下意识道:</p>
“怎么,振宁,政道没有和你说过这事儿吗?”</p>
“他的母亲张明璋女士已经在去年12月底回到大陆了,现在也在首都等着他呢。”</p>
杨振宁同样愣住了。</p>
张明璋居然已经回国了?</p>
这事儿李政道还真没和他说过——毕竟今天的聊天之前,二者只是通过一次简单的电话罢了。</p>
不过很快。</p>
杨振宁的心中骤然浮现出了一丝明悟。</p>
难怪.....</p>
难怪李政道会说想吃母亲做的熏鱼了——如果张明璋此时不在大陆,他回国又去哪里吃熏鱼呢?</p>
想到这里。</p>
杨振宁的眼中忍不住冒出了些许好奇:</p>
“光达,如今对岸和大陆关系僵成这样....他们怎么会愿意放政道的母亲回来?”</p>
陆光达看了他一眼,笑而不语。</p>
如果按照正常的逻辑,对岸显然不可能蠢到把张明璋放回大陆。</p>
但世间万物皆有代价,在足够的筹码面前,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可以变作可能。</p>
而兔子们这次拿出的筹码则是.....</p>
陈文良。</p>
当然了。</p>
这位在兔子们的眼中属于明牌的卧底,兔子们经常利用他回传一些假情报。</p>
例如当初杨世驹他们驾驶的三架u2侦察机,便是因为陈文良传回的电报而起飞的。</p>
不过这种所谓的“明牌”仅限于兔子方面知晓,在对岸眼中,陈文良依旧是个掌握了很多我方机密的王牌特工。</p>
加之张明璋说到底也只是李政道的母亲,而非李政道本人,把她留在对岸顶多就是迫使李政道不回大陆罢了。</p>
因此在思量过陈文良的价值后,对岸还是决定同意这次交换。</p>
同时在交换过程中对岸也没做什么手脚——并非是对岸多有道义,而是此时海对面还有很多学者的家属都在对岸呢。</p>
如果他们对张明璋做了什么事儿,反倒可能失了那部分学者的人心。</p>
所以早在一个多月前,张明璋便已经顺利的回到了国内。</p>
若非如此,李政道也不可能会愿意回国。</p>
只是李政道和杨振宁之间确实没啥聊天的机会,李政道又不会蠢的把这事儿到处张扬,因此杨振宁才一直不知道这事儿。</p>
“.......”</p>
眼见杨振宁没有继续说话的意思,陆光达便明白对方的问题差不多都问完了,于是在座位上换了个姿势:</p>
“对了,老杨,在来的路上我听黄昆同志简单提过,说是你和政道搞了个世纪赌约?”</p>
杨振宁原本的神情还有些恍惚,闻言立刻回过了神,很快点了点头:</p>
“没错。”</p>
说话的时候,杨振宁的身板也挺直了几分。</p>
陆光达的这个问题可不是简单寒暄,而是代表组织开始了解起了自己接下来的工作方向。</p>
这事儿对杨振宁本人也很重要,毕竟无论他和李政道的赌约是啥,前提都是得兔子们支持他才有可能完成。</p>
“事情是这样的......”</p>
陆光达不是外人,于是杨振宁便把自己与李政道的矛盾详细解释了一遍,接着从公文包里抽出了自己之前做过的算式:</p>
“.....这是我和老黄还有那人在船上做出的一些推导,光达,你也是理论物理的专家,帮忙看看给点意见?”</p>
陆光达点点头,接过算纸看了起来。</p>
这并非他不信任杨振宁,而是此时他肩负着审查的任务,很多事情都必须要仔细思量验证才行。</p>
“......元强子模型中描述中微子的proca方程.....沿bch公式做个级数展开.....短时效的破缺场。”</p>
“然后引入s^=eiθsi=lin→∞n=eiθ2σi=eiθ2σ......”</p>
“假设一个平庸分量.....”</p>
“叽里咕噜哈基米......”</p>
十多分钟后。</p>
陆光达缓缓放下手中的算纸,杨振宁则问道:</p>
“怎么样,光达,推导过程有发现问题吗?”</p>
“没有。”</p>
陆光达摇了摇头,旋即语气中便带上了些许好奇:</p>
“振宁,你准备探索暗物质和引力子?”</p>
杨振宁重重点了点脑袋,解释道:</p>
“没错,元强子模型已经把标准粒子的框架给搭建起来了,电弱统一虽然依旧有探索价值,但比起原先已经要折价了不少。”</p>
“强相互作用差不多同理——产生...或者说承载强相互作用的八个【层子】都已经在框架内被预言了,剩下的无非是找到它们而已。”</p>
“虽然它们都有获得诺奖的可能,但即便是获得了诺奖,也只能算是垫底的成果。”</p>
“这种成果作为荣誉来说已然足够,但在我和那人的恩怨面前....还有些不够看。”</p>
上辈子是诺贝尔的同学应该都知道。</p>
诺奖的设立时间是在1895年,首次颁发于1901年,截止到眼下这个时期,诺奖已经颁布了整整60届。</p>
这60届诺奖由于时代问题,彼此间的重要性...或者说含金量自然也存在着高低。</p>
比如说高质量的诺奖成果有很多,例如老爱的光电效应、伦琴的x射线等等。</p>
最水的诺奖则也有不少,例如1912年的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这货获奖的原因是发明了自动化的灯塔和浮标——还是在泰坦尼克号沉没后的六个月颁的奖.....</p>
所以强相互作用的媒介子即便被发现,也顶多就是个垫底级别的水准罢了。</p>
正如杨振宁所说。</p>
他和李政道都是曾经的诺奖得主,宇称不守恒在诺奖中也都可以排名靠前,用普通的诺奖成果来终结它们的恩怨,确实有点不够看。</p>
陆光达显然也能理解杨振宁的想法,听完后缓缓点了点头:</p>
“不过振宁,如果你们的视线瞄准的是暗物质和引力子...那么需要的设备精度恐怕要比较高啊。”</p>
“是非常高。”</p>
杨振宁纠正了好友的说法,掰持着手指说道:</p>
“暗物质相对来说要简单一点,大概在几十gev的能级下就能发现了,难点在于如何让这种暗物质‘现形’。”</p>
“按照目前国内的科技水平,我估计大概25年内有机会发现暗物质。”</p>
陆光达嘴角微微翘起了一丝弧度,没有打断杨振宁的话。</p>
25年?</p>
开什么玩笑......</p>
如果你知道现在221基地有什么人存在、他又给国内带来了多少变化的话,最少都会把时间给减半.....</p>
“至于引力子嘛.......”</p>
说到引力子,杨振宁很快停下了介绍,转而从身边的袋子里取出了另一张纸:</p>
“这是我回船舱后自己推导计算的一些设备要求,当然了,由于时间问题精度可能有所偏差,但区间...或者说量级上应该不会出入多少。”</p>
陆光达同样再次接过算纸,认真看了起来。</p>
看着表情认真的陆光达,杨振宁脑海中忽然冒出了一个念头:</p>
比起黄昆,自己的好友显然要靠谱多了,至少不会张口就是马....</p>
结果就在杨振宁思索之际,一旁的陆光达忽然一拍大腿:</p>
“卧槽,又要用到驴?!”</p>
.......</p>
注:</p>
现在算是最终的收尾阶段啦,昨天很多同学都留言希望能拿到杨老的签名啥的....我昨天就说过了,自己是有很多想法的,比如说合照签名vlog啥的,但是能不能成还是要看杨老到时候的状态。</p>
所以具体能做到什么程度我没有办法做任何保证,昨天收到的通知是行程批了,也就是肯定能见杨老,至于能做到啥程度只能到时候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