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书客网 > 走进不科学 > 第七百一十二章 驴 所以还是我背负了一切

第七百一十二章 驴 所以还是我背负了一切

同时宇宙中这类高能极端事件并不常见,2019年4月至1o火力全开的半年里,一共也只探测到39次,平均大约每两周3次。</p>

常规引力波都如此探测,遑论原初引力波了。</p>

原初引力波理论上的频率都在10Hz以下,波长起码有几万公里,有些低频引力波的波长甚至可以达到光年量级,以LIGO的臂展长度很难探测到。</p>

在这种情况下。</p>

既然地面上的干涉仪尺寸不够,最容易想到的一个办法就是.....</p>

在太空中架设超大型干涉仪。</p>

“老杨。”</p>

随后陆光达在黑板上画了个三角形,同时边画便对杨振宁说道:</p>

“根据你的想法,你准备发射三颗卫星到天上,主动性的对宇宙中可能存在的时间进行跟踪。”</p>

“不过这三颗卫星并不是绕地球运动,而是跟随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p>

杨振宁再次点了点头。</p>

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p>

宇宙空间广阔无垠,那么如果在宇宙中进行激光传递,那不可以很随意的调整械臂的“长度”了吗?</p>

按照他的计划。</p>

这三颗卫星相互距离大概是380万公里,差不多是地月距离的10倍,激光从一个设备走到另一个的时间超过12秒。</p>

如今整个地球所有国家发射上天的卫星总数都没超过8颗,杨振宁的这个想法可见有多夸张。</p>

不过陆光达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没少遇到过某人奇葩言论的冲击,所以此时他依旧可以很淡定的与杨振宁进行着交流:</p>

“老杨,根据你设计的这个模型,卫星很多设备之间是不能通过金属结构进行衔接的。”</p>

“连接设备...也就是承担芯材拼接的材料,一定要具备比普通高温胶带更强的拉力、弯曲力以及剪切力。”</p>

“而这个材料......老杨,不瞒你说,正是出自咱们之前提到的本土驴。”</p>

“这玩意儿的官方名称叫做驴浆薄膜,如今已经是咱们国内相当高密级的一种军工资源了。”</p>

听闻此言。</p>

饶是杨振宁对陆光达将会抛出某些惊人的语句有所准备,脸上依旧露出了明显的愕然。</p>

芯材拼接。</p>

这确实是卫星.....尤其是高精度探测类卫星理论上存在的一个技术难点。</p>

一来是卫星脱离火箭后进入轨道,期间拼接区域会遭遇巨大的剪切力。</p>

这种剪切力的存在会让常规合金和普通胶体发生形变,从而影响到卫星的拼接结构。</p>

如果卫星上没有承载什么精密仪器、并且本身结构稳固那还好说。</p>

但如果上头放着的是精度在小数点后几位的设备,那么胶体形变产生的影响可就大了。</p>

因此如果有这么一种高强度的材料存在,那么确实可以看做是关乎杨振宁设想落实的重要...甚至核心材料之一。</p>

但这玩意和驴结合在一起,就怎么看怎么有些古怪了......</p>

看着一脸懵逼纠结的杨振宁,陆光达的嘴角忍不住翘起了些许弧度。</p>

在他发现杨振宁设计了一款空间探测器后,他其实便预感到了这一幕的发生。</p>

毕竟.....</p>

驴浆薄膜这玩意儿可是现今最强的拼接囊体材料,无论是德国佬还是隔壁的毛熊,都在和兔子们做着相关交易呢。</p>

而这两个国家购买驴浆薄膜的目的,便是将其运用在航空领域——区别无外乎前者是卫星,后者是航天飞机罢了。</p>

所以杨振宁的方案想要落实,必然离不开本土驴的帮忙。</p>

“等等!”</p>

就在陆光达乐呵呵的看着杨振宁的时候,杨振宁忽然眉头一皱:</p>

“光达,你说的那什么本土驴材料具备抗高强度作用力的特性,说明你们肯定有足够的实验数据能够证明这一点。”</p>

“同时芯材拼接的材料必然是胶体或者膜态,它能够在太空这类情景下起效,那么在大气层内必然也同样可以正常应用,莫非......”</p>

说到这里。</p>

杨振宁猛然抬起头,目光锐利的盯着陆光达:</p>

“莫非你们之所以可以打下U2,这个本土驴材料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p>

“难怪你们会说U2侦察机是被驴踹下来的....原来是这么回事?”</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

陆光达闻言翘起的嘴角顿时僵在了脸上,眼中露出了一丝明显的骇然。</p>

过了足足有好一会儿。</p>

陆光达方才收敛了这股神情,苦笑的摇了摇头,缓缓说道:</p>

“老杨啊老杨,这么多年不见,你的思维依旧如此灵敏。”</p>

“也罢,反正这事儿本来上头就没打算瞒着你——没错,我们之所以可以打下U2,就是因为有了一款可以停留在三四万米高空的导弹平台。”</p>

“这个平台由四枚导弹组成,承载平台的核心材料之一,就是本土驴浆液制作成的囊体材料。”</p>

“它的正式名称叫做驴浆薄膜,这名字你可以记下来,今后你的工作中应该会经常与它接触。”</p>

“本土驴....这玩意儿可是个好东西啊。”</p>

杨振宁这才了然的点了点头。</p>

果然如此......</p>

U2侦察机被击落的事情在海对面不是啥秘密,尤其是对于杨振宁他们这些相对中高层次的留美人才,这事儿在圈内是压不住的。</p>

只是回国前杨振宁也好,李政道也罢,都信了海对面宣传的【兔子们得到了毛熊帮助】的解释,所以对这事情并未太过深究。</p>

如今听陆光达这么一说,杨振宁方才联想到了U2的事情。</p>

接着杨振宁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嘴里欸了一声,从身上翻出了那本《PhysicalReviewLetters》期刊,指着第一页说道:</p>

“光达,这篇论文里的eseDonkey又是怎么回事?也是指本土驴?”</p>

熟料陆光达却有些微妙的看了他一眼,否定了杨振宁的猜测:</p>

“振宁,这事儿就和本土驴没啥关系了——它指的其实是另一头驴,人称卧驴先生。”</p>

“今后有机会的话,你应该会有和他打交道的机会的。”</p>

杨振宁:</p>

“?”</p>

“安啦安啦。”</p>

眼见杨振宁一副想要探究原因的表情,陆光达忍不住拍了拍好友的肩膀:</p>

“这件事情解释起来很复杂,具体还是等你去首都见了大领导再说吧。”</p>

“目前关于这篇论文我能告诉你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咱们做实验的设备是来自eV的串列式静电加速器。”</p>

这一次,杨振宁脸上的表情就没那么惊讶了,脸上只是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p>

杨振宁虽然没有在看到论文的第一时间就想到加速器的来历,但他在海对面研究论文足足研究了两个多月,思维再迟钝也不可能做不出这个猜测。</p>

毕竟如今全球领域内能做这种量级的设备就一台,偏偏它还在运输过程中失火损毁了,杨振宁能够想到它也实属正常。</p>

实际上。</p>

意识到这件点的顶级学者估摸着有不少,只是德英法三方一直都不承认这事儿,一口咬定加速器烧毁在了诺曼底。</p>

加之逻辑上很多人确实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兔子们可以让三个阵营不同的国家出面担保,因此这事儿注定只能成为一件不会有结果的猜测。</p>

如今陆光达只是将这个猜测给实锤了而已,对于杨振宁这样早就有底的人而言产生不了多少心理波动。</p>

“对了。”</p>

随后陆光达又将目光投放到了二人面前的黑板上,指着上头三体似的三颗卫星说道:</p>

“振宁,你的这个方案除了芯材拼接之外,是不是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p>

杨振宁很坦诚的点了点头:</p>

“对,还有一个问题——即便是这种程度的空间干涉仪,也依旧没办法触及到引力波频率的最底层。”</p>

“除非能够....再想个法子。”</p>

上头提及过。</p>

引力波这玩意儿的频率低到离谱,波长则高到离谱。</p>

杨振宁设计的空间干涉仪顶多就能探测10-6到10-9Hz的引力波,频率再低...也就是长度在光年级的引力波就没法探测到了。</p>

除非.....</p>

兔子们有能力架起比太阳系柯伊伯带更大的干涉仪。</p>

而这显然是短期内不可能做到的事儿,别说杨振宁所想的30年了,300年还差不多呢.....</p>

而这部分引力波要是无法成果捕捉,发现远处引力波的可能性最少都要腰斩。</p>

这也是为什么杨振宁和李政道会将原初引力波作为终生赌约的原因——他们本人其实对于寻找到原初引力波也没多少信心。</p>

想到这里。</p>

杨振宁便忍不住叹了口气。</p>

比柯伊伯带更大的干涉仪,这显然非人力所能及了......</p>

不过就在杨振宁有些唏嘘之际,他的耳边忽然响起了陆光达的声音:</p>

“振宁,关于这一点,我说不定有个认识的人能帮忙想想办法,你愿不愿意试一下?”</p>

“哦?”</p>

杨振宁有些诧异望向了自己的好友:</p>

“谁?友来吗?或者是王老师?”</p>

杨振宁口中的王老师便是王淦昌,当年王淦昌在国内的时候亲手培育了李政道这位诺奖得主,杨振宁也在他名下听过几堂课。</p>

因此二人虽然没有学籍上的师徒关系,但杨振宁还是一直管王淦昌叫做王老师。</p>

不过陆光达很快却摇了摇头,否定了杨振宁的说法:</p>

“都不是。”</p>

杨振宁闻言,脸上的疑惑更浓了:</p>

“那是谁?”</p>

陆光达沉默了几秒钟,指了指杨振宁之前给他看过的期刊:</p>

“另一头驴。”</p>

.......</p>

注:</p>

25出院,但休养估计最少还要一个月。</p>

推荐阅读: 御天 从离婚开始的文娱 摄政大明 我是如何当神豪的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娇华 国潮1980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我从末世开始无敌 明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