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当宫里有个太上皇,就觉得自己是唐太宗了?</p>
你怎么不说是宋光宗呢?</p>
都是有个太上皇,李世民开启贞观之治。</p>
大唐逐渐走上鼎盛。</p>
而宋光宗赵惇在位几年,他爹开创的“乾淳之治”就烟消云散了。</p>
南宋也开始由盛转衰。</p>
虽然天泰帝也不是宋孝宗那样的中兴之主,可他更不配和开国的李渊比啊。</p>
天泰帝在位期间,只能算是中规中矩。</p>
没留下更多的隐患,但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作为。</p>
内忧外患一样也没解决!</p>
硬要说,最多和汉惠帝相提并论。</p>
何况,眼下的大魏,内忧外患不断。</p>
景顺帝若还敢自比李世民,真是脸都不要了。</p>
“吁~~~!”</p>
正在冯一博沉思之际,王子腾终于睁开眼睛。</p>
缓缓吐出一口浊气之后,轻声叹道:</p>
“唉,昨日入宫的事,让我心中有些郁结,今天的话也有些多了!一博勿怪。”</p>
冯一博闻言,回过神来,忙附和道:</p>
“有时候是这样的,一件事在心中盘绕不去,吃不下也睡不好。”</p>
他见王子腾整个人都放松了不少,又想起宝钗此前的叮嘱,便笑着劝慰道:</p>
“其实舅舅不如出去走走,先散散心中郁结,回来之后再好好睡一觉,等一觉睡醒,可能就会觉得,天高地阔人独小,事无尽时莫较真。”</p>
对于冯一博的劝说,王子腾很是欣慰。</p>
他勉强笑了笑,应道:</p>
“稍后我就试试。”</p>
他心中的怨气,刚刚发泄了一些。</p>
至少终于不再哀叹,转而还叮嘱道:</p>
“你回去不要和你岳母提起,也不要和宝钗说,免得她们无端担忧。”</p>
显然,他猜到了冯一博过来前,薛家母女会有所叮嘱。</p>
“舅舅放心,一博知道轻重。”</p>
冯一博闻言忙点了点,又道:</p>
“前儿个她们母女过来,都是一脸担忧走的,我来之前还叮嘱我好好劝劝舅舅,咱们爷们儿的事,确实没必要给她们再添烦扰。”</p>
他将薛家母女的担忧点出来,自然也是帮他们维系关系。</p>
王子腾闻言,点了点头,又叮嘱道:</p>
“若是她们问起,你就说我很好,圣上也没有责罚……嗯,这么说就好了。”</p>
薛家母女都是他入宫之前来的,自然也以为他是担忧入宫的事。</p>
王子腾对家人,尤其是王家出去的女人,还是很照顾的。</p>
不论是王夫人、薛姨妈,还是之前的王熙凤。</p>
背后都是他在为之撑腰。</p>
对妹夫和侄女婿,也都是能帮则帮。</p>
不然也不会对贾政有求必应。</p>
就连贾琏送去的王济仁,他也收在军前效力。</p>
只是王济仁比较倒霉。</p>
他还没来得及立功,王子就陷入了无尽的弹劾之中。</p>
而此时,冯一博也怀疑。</p>
对方是不是要将这个照顾,延伸到自己的身上。</p>
可他已经失势了啊?</p>
冯一博闻言笑了笑,又随口安慰道:</p>
“舅舅放心,我会安抚她们的,只是舅舅也要注意身体,有些事情,过去就算过去了。”</p>
他从头到尾的劝慰,一句不提具体的事。</p>
但句句又都算是劝在了点上。</p>
只是这次,王子腾似乎并不认可。</p>
“哪有那么容易过去?”</p>
他面色一凝,似乎心中怨气又起。</p>
很快又苦笑着摆了摆手,道:</p>
“不说这些了。”</p>
刚刚闭目一会儿,王子腾已经恢复了些精神。</p>
此时也不想再提那些糟心事,便准备说说正事。</p>
“你可知,我今日叫你来,所为何事?”</p>
冯一博一听,知道这是要说正事了。</p>
显然,刚刚王子腾的一番叮嘱,并非真的对他。</p>
而且在发泄在宫中挤压的情绪。</p>
若是只说这些,确实没必要把自己叫来。</p>
不过,能和他说这些,显然也算是推心置腹了。</p>
那接下来要说的,冯一博虽然不敢确定,但也猜到了一点。</p>
他连忙正容,轻轻摇头道:</p>
“一博不知,正要问舅舅有何吩咐!”</p>
此时,王子腾眼中没了刚刚那冲天的怨气。</p>
取而代之的,是一丝精明。</p>
他没有正面回应冯一博的话,而且先道:</p>
“过几日上朝,我就会上书乞骸骨,尽快回金陵养老,也免得再有什么反复。”</p>
一般来说,若是成功告老,很少会有人揪着不放,再找他的麻烦。</p>
这其实也算是官场的一个潜规则。</p>
只要成功告老,就算功成身退了。</p>
很显然,王子腾虽然心中有怨,但和景顺帝还是达成了共识。</p>
也就是说,他虽然失势了。</p>
却不会因为边地的事获罪。</p>
“如此最好!舅舅正好也回乡歇歇。”</p>
听到这里,冯一博故意松了口气,又道:</p>
“既然圣上没有降罪,说明圣上心中还是念着舅舅的好,若不快些回去,说不得还没到家,起复的圣旨就先到了呢。”</p>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