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呸!”</p>
黛玉忍不住回头,轻啐一口。</p>
随后才继续逗弄起来。</p>
湘云自是玩笑,见没人笑也就不再继续。</p>
只俏皮一笑,道</p>
“嘿嘿,不过若给小熳儿就给了吧。”</p>
探春的手还被抓着,这时斜睨着她,道:</p>
“你不是冬藏之宝,你是渣子坡活宝!”</p>
湘云一听,她又提这事,顿时气恼,道:</p>
“我撕了你的鹿脯!”</p>
一直置身事外的妙玉,这时忽地出声。</p>
她一脸慈爱的看着冯熳,提议道:</p>
“不如叫乖宝子,如何?”</p>
尤三姐闻言皱眉,疑惑道:</p>
“什么乖宝子,听着像是村里的小名呢?”</p>
宝钗掩口轻笑,给她解释道:</p>
“宋代张忠定公,其言‘乖则违众,崖不利物,乖崖之名,聊以表德’,即用“乖崖子”为号,以表超脱世外的志向。”</p>
北宋名臣张咏的谥号:忠定。</p>
“绳锯木断”等典故,就出自他的事迹。</p>
他不仅官至礼部尚书,还诗文俱佳,着有《张乖崖集》。</p>
“不错,正是这个意思。”</p>
妙玉见宝钗一下猜到出处,便笑着点了点头,又道:</p>
“你们又说她是冬藏社的镇社之宝,所以不如就取其乖,表其宝,便是乖宝子。”</p>
黛玉这时终于挣脱,回眸笑道:</p>
“意思虽好,但听着终究落了村野。”</p>
就连尤三姐都觉得是乡村小名,自然不适合做号。</p>
李纨对此倒有不同看法,便道:</p>
“她还小,倒也算合适。”</p>
言外之意,号如其人,也无不可。</p>
这时一直吃瓜的宝琴提议道:</p>
“不如叫乖宝居士?”</p>
一听居士二字,湘云立刻摇头道:</p>
“不行不行!”</p>
不等她有什么评价,黛玉忽然想到什么,忙道:</p>
“到底宝姐姐也是她嫡母,该有避讳的。”</p>
这个也字,其实把她自己也囊括了。</p>
探春看着湘云,故意道:</p>
“那不如就叫乖居士吧。”</p>
她倒是省事,只把“宝”字避讳了。</p>
却依旧用了湘云想反对的“居士”。</p>
“倒是我的疏忽了,”</p>
妙玉这时有些不好意思,歉意的看了宝钗一眼。</p>
见宝钗轻笑摇头,表示并未介意。</p>
她才放下心来!又道:</p>
“那不如用叠字,一取乖则违众,一取乖巧伶俐。”</p>
顿了顿,才问道:</p>
“乖乖居士如何?”</p>
尤三姐一听,顿时瞠目结舌,不由脱口道:</p>
“我的乖乖!这真能用作诗号?”</p>
探春见湘云抓耳挠腮的,就笑着摇头道:</p>
“乖乖可以,但居士不好。”</p>
众人倒没注意湘云的情况,都奇道:</p>
“居士怎么不好了?”</p>
探春掩口轻笑,随后伸手一指,道:</p>
“不是有渣子坡居士了吗?”</p>
众人恍然,都看向湘云。</p>
她立刻张牙舞爪,朝探春扑了过来,口中道:</p>
“啊!我是北山旧友!”</p>
众人大笑,又是一阵嬉闹。</p>
“其实我觉得,乖巧很好,‘乖则违众’倒不适合小熳儿。”</p>
宝钗考虑半天,等众人笑闹过后,就发表了看法,又道:</p>
“女外有围,则为囡,不如叫乖囡?”</p>
尤三姐闻言,更加惊讶。</p>
不过她不敢反驳宝钗,只和身边尤二姐滴咕道:</p>
“她们取的真是诗号?我怎么听着像是村姑的小名……”</p>
她自觉不识几个字,可听着却总觉得不对劲儿。</p>
虽然这话没有底气,但还是忍不住道出了自己的疑问。</p>
尤二姐还点头,给妹妹确认道:</p>
“是啊!就是小名。”</p>
虽然姐俩声音不大,还是不少人都听到了。</p>
一时众人不由面面相觑,倒也觉得好像是这么回事。</p>
李纨沉吟了一下,顺着宝钗的话道:</p>
“那就乖囡子吧?好歹一听就能想到‘乖崖子’。”</p>
这话一出,众人倒也不再纠结。</p>
毕竟和北宋名臣的别号类似,总不至于再被人误会了吧?</p>
尤二姐也是无可无不可。</p>
正好冯一博不让她喊大姐儿,就当起了个小名。</p>
黛玉见定了下来,又上前逗弄着冯熳,道:</p>
“熳儿,今日起,你别号乖囡子,冬藏社的未来就交给你了。”</p>
此前她就和尤家姐妹关系不错,将来又可能是小丫头的嫡母。</p>
因此,倒也不和她们见外。</p>
“咯咯啊啊啊啊咯咯咯!”</p>
冯熳挥舞着小手,看起来很是欢喜。</p>
众人也都会心一笑。</p>
正这时,探春忽然想到一个问题。</p>
当下,她勐然起身,皱眉道:</p>
“等等!那个……咱们不是要给李家妹妹取号吗?”</p>
“可不是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