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书客网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三百二十七章 半调子

第三百二十七章 半调子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春闱意气发第三百二十七章半调子前几日,冯一博才一回到都中,林府这边就得了信儿。</p>

因为他的人还没过来,但成车的海外稀罕物,已经先送到了林府的库房之中。</p>

黛玉那颗,从冯一博出海就一直提着的心,总算是放回了肚子里。</p>

紧接着,她就听说,自己未来的夫君。</p>

这一次威压东海,再立奇功。</p>

得胜还朝后,又加官进爵。</p>

在朝堂上,赐世袭二等镇海将军。</p>

这让黛玉也跟着与有荣焉。</p>

她是个藏不住事儿的性子,所有情绪都写在了脸上。</p>

这几日的魂不守舍,任谁看了都知道自家姑娘在期盼什么。</p>

晴雯去哥嫂那边走动,就带回了市井中的消息。</p>

说如今坊间都说,冯大爷这次是借了龙王的法术。</p>

只一抬手,就巨浪滔天,直接淹死了倭国二十几万大军。</p>

虽然不信这样的无稽之谈,可黛玉还是听得津津有味。</p>

若是有人敢说不信,她还要生气。</p>

毕竟,就算法术可能是假的。</p>

但泼天的功劳,实实在在的摆在那里。</p>

朝廷赐予的世袭爵位,总做不得假吧?</p>

每日打听冯一博消息的同时,黛玉心中也更期盼起他的到来。</p>

今日一接到冯府的帖子,她就立刻开始梳洗打扮。</p>

浑身上下没有一处不是精心妆点过的。</p>

宝钗和妙玉一到,黛玉激动的心就快要安耐不住。</p>

她知道,自己心心念念的冯大哥。</p>

终于来了!</p>

这不,刚刚黛玉的人还在小厅里和宝钗、妙玉说着话。</p>

可一颗心,却早就飘到了前堂。</p>

神思不属间,她又想起父亲和姑姑之前的话。</p>

说她明年及笄之后,就要过门。</p>

想着想着,黛玉的嘴唇都快要被咬破了。</p>

正是这个神态,才让宝钗忍不住打趣了几句。</p>

才回过神的黛玉,脸上羞意还未完全褪去。</p>

冯一博就已经到了。</p>

一进来,他的目光不由自主的就落在了黛玉身上。</p>

半年不见,她的变化不小。</p>

想是肉蛋奶充足的营养,让她病态尽去。</p>

虽然看着依旧纤纤,但身量又高了一些。</p>

此时起身见礼,已有亭亭玉立之态。</p>

而且一身精心打扮之下,更是恍若仙子在世。</p>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p>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p>

再看她的脸上,还带着一丝羞意。</p>

眼波流转间,如水的欣喜流淌。</p>

随心两人对视,这欣喜又立刻转为羞涩。</p>

“冯大哥……”</p>

这一句称呼只三个字,此时却胜似千言万语。</p>

黛玉福了一礼后,就连忙低下头去。</p>

因为,只刚刚一眼,</p>

她几觉要被冯一博明亮的眸子融化。</p>

刚刚被宝钗打趣过,此时还羞不可抑。</p>

黛玉生怕再多说一句,就将心中思念说出来。</p>

一时,所有的期盼竟化作几分扭捏。</p>

她只低头看着自己的裙摆。</p>

似乎生怕心中的相思激荡溢出,被宝钗和妙玉看了笑话。</p>

“大爷。”</p>

此时宝钗和妙玉纷纷上前,各自福了一礼。</p>

冯一博这才不舍的将目光移开,笑着点了点头。</p>

他扫视一下厅中,见到桌上的茶具,知道三人刚刚显然是在开茶话会,便笑问道:</p>

“你们聊什么呢?”</p>

宝钗和妙玉在旁,自然都看见了两人眉目传情的场景。</p>

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是滋味的。</p>

妙玉作为媵妾,倒是很快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便笑着回道:</p>

“刚正说到荣府三姑娘的事,夫人说她明年就要远嫁海外,怕以后就没机会参与诗社,就和妹妹商量着要多开几社,既让她少些遗憾,也算为她践行。”</p>

宝钗向来为人着想,冯一博自然是知道的。</p>

可一听是探春远嫁的事,心中难免有几分尴尬。</p>

若非今日提起,他差点忘了还有这个风流债。</p>

确实,探春和黛玉年岁相当,都是明年及笄。</p>

平时两人甚少互称姐妹,彼此林丫头、探丫头的乱叫。</p>

黛玉明年该进门了,那探春自然也不远了。</p>

可是嫁的虽远,却还是在他的手心里。</p>

正在他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应的时候,宝钗顺着妙玉的话,笑着接口道:</p>

“正好大爷来了,这大魏朝堂之中,再没人比大爷更了解东海郡王,不如大爷和我们说说他的为人,等下次见了三妹妹,也能让她安心一些。”</p>

和黛玉的情绪都写在脸上不同,宝钗为人素来稳重。</p>

平时说话前,都要斟酌再三才会出口。</p>

除了和冯一博在闺帷之中,偶尔有些情绪之外。</p>

其余时候,很少在人前流露。</p>

刚刚,见证了冯一博和黛玉含情脉脉的场景。</p>

宝钗心中也有些微酸,却借妙玉这段话的功夫,很快调整好了心态。</p>

冯一博不知宝钗刚刚的心理状态,闻言先有不好意思的一笑。</p>

迟疑一下,却又不得不肯定的道:</p>

“这个……确实没人比我更了解东海郡王。”</p>

这一点毋庸置疑,不仅没人比他了解。</p>

除了他也没几个人见过。</p>

“说起东海郡王这人,那是真的好啊!”</p>

冯一博硬着头皮开始夸赞自己。</p>

也不知道将来身份被揭穿后,今日的话会不会成为自己的黑历史。</p>

“他一身忠肝义胆自不用说,最为值得称道的,就是……他也爱作诗。”</p>

刚刚,她们提及诗社的事。</p>

冯一博就顺着这话,想到了之前,在景顺帝面前留下的东海郡王这个人设。</p>

今日的话,一定会传到贾府。</p>

这样一来,就算被人知晓了。</p>

东海郡王的人设也前后一致。</p>

三女闻言倒是都有些惊讶,彼此对视一眼,</p>

宝钗就先微微蹙眉,问道:</p>

“东海郡王也好作诗?”</p>

实在是这事有些太过巧合,让她难免有些狐疑起来。</p>

平日里,她就时常帮忙搭理薛家的事。</p>

因为生意上的往来,对与东海郡王的身份多少都有些存疑。</p>

只是她平时从未主动问过。</p>

但是,刚刚担忧探春远嫁的也是她。</p>

此时听闻,自然是又有些惊喜,又难免有些狐疑起来。</p>

好在,冯一博已经不是第一次这么说了,</p>

“对啊!”</p>

他理直气壮的点头。</p>

从冯一博这里得到确认,宝钗倒是没再往深处想。</p>

探春未来的夫婿和她有共同的爱好,让她不由欣慰的道:</p>

“所以三妹妹将来去了东海,也不愁没有伴儿。”</p>

几人落座之后,黛玉的目光就再离开冯一博的身上。</p>

此时听到冯一博说东海郡好作诗,便好奇道:</p>

“可有佳作传世?”</p>

“献土归附那次倒是有的。”</p>

冯一博想都没想,就又将那首半调子的大风歌拿了出来。</p>

推荐阅读: 反派大佬穿成炮灰(快穿) 解怨司[穿越] 我的手机能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