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孤独又灿烂的神:鬼怪》与断层顶流的日常
咔哒。
会客室的门被推开,悦纳小刘总脸色疲倦的走进来。
郁言和经纪人抬头,都没说话。
小刘总动了动嘴皮:“你专辑销量和单曲销量…都被池野反超了。”
郁言心跳一顿,有种“果然还是来了”的挫败感。
《星你》播出前,因池野强行碰瓷郁言的事件,在第一天结束,郁言粉丝就开始疯了一样的买《流星》和郁言的新专,导致无论是单曲,还是专辑销量,郁言都几倍领先于池野。
截止上次郁言得到的消息,他的单曲应该是破了2.4亿,领先池野9000万销量的小三倍,专辑的数据差不多,但现在…
“怎么会,差距那么大,这么快就超过去了?!”
经纪人先是下意识质疑,随后才惊觉过来——一两个亿的差距,对于现在的池野来说,还叫大吗?
“那…他领先了多少?”
小刘总揉了揉脸颊:“没多少吧,《想见你》单曲快3亿了…专辑…嗯…差不多吧…差不多…不多,其实不多的,对吧?”
郁言和经纪人听着这话,一个个惊讶的看着小刘总:哥们,你没事吧?
小刘总察觉到俩人的目光,面无表情。
他心里现在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恼怒、震惊、破防,后悔…
是的,他悔死了!!
千不该万不该放走那勾践啊!!
他看着眼前的郁言,有种几欲吐血的心塞——你是断层顶流啊,我花那么多钱,那么多资源,把你搞过来,结果你现在说池野成了新的断层顶流?
不,池野现在不是断层顶流,他是亚洲顶流!
小刘总癫了,他觉得自己一定是和池野命里犯冲。
3亿!!
这还没停止!
就《想见你》这一首歌,池野一个人赚了多少钱?!
还有专辑,池野以后还会出歌…而这次出歌,他不需要再担心销量,因为哪怕他出的是依托答辩,他的粉丝都会帮他顶上吉尼斯记录。
我的,我的,这些明明都应该是我的!
“……刘总,你先冷静点,我觉得现在他正当红,这种情况很正常,但他不会一辈子就吃这一个角色的,你先冷静冷静。”
经纪人看不下去了,出声提醒。
郁言也低头揉按起自己的太阳穴。
他现在同样需要冷静,团队需要做出反应,不能继续任由池野这么“巅峰”下去了。
“其实…不用太担心。”
经纪人看这两人心态都快崩了,只能站出来说:“他这一起来,吸了多少人的底盘?又会得罪多少人?我觉得…虽然现在防爆已经来不及了,但我们还可以做很多事。”
“你是说…四字?”
小刘总抬起头,迟疑:“他应该看不上这种流量吧。”
“呵。”
郁言闻声忽然笑了出来。
小刘总诧异:“你笑什么?”
“什么看不上。”经纪人也笑了:“他那是看不上吗?他是没那张脸,也就是转型电影圈成功了,又有背景,不然他现在的发展,真不见得比得上他那两个队友。”
小刘总目光思索:“就算他觉得不舒服,又能做什么?”
“……池野红的有点晚。”
经纪人忽然说:“春晚节目早就定好了时间,他在四字和我们后面,各方面待遇都差了一个等级,但就现在这情况…万一换了呢?”
小刘总一怔:“你的意思是…”
“看吧,今年春晚要打起来了,四字粉丝是最在乎咖位,最瞧不起“流量咖”的。”
小刘总看着两人,陷入沉思。
……
瞧不瞧得起流量咖不知道,但这次来找池野的各路顶奢、大厂、大牌中,确实有很多以前看不起、瞧不上他,但现在上杆子过来开出价码的品牌。
这些品牌中,除了郁言身上有的,以及正在洽谈的代言合作,还有很多其他顶流小生身上即将到期、正在洽谈的代言。
这其实很正常,因为但凡是个正常商家,看到《星你》和池野、今夏现在的火爆程度,都会忍不住想分一杯羹。
如果,时间和合同恰好合适,那他们为什么不来?
比如普拉达、卡地亚等几家奢牌,就是四字即将到期的奢牌,他们这次来,就是为了“舔”池野代言。
这份圈内外“瞩目”的众奢牌齐争池野事件,持续了将近五天。
池野谈下了自己成为顶流后的“首批”代言。
之所以用“批”,是因为确实有点多,但…又没那么多。
因为他走的路线其实和郁言不一样。
郁言是流量时代变现的教科书,代言的产品涵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上班到睡觉前,都有“他”的身影,主打的就是靠代言“维持”人设。
但这种路线,只适合纯流量路线,缺点是不但会消耗自己的商业价值,同时路人、口碑,甚至咖位会很不稳。
这种不稳,是没出现对手一切好说,一旦出一个和他差不多的顶流,粉丝被吸是肯定的,季鹤鸣是例子、郁言也是——这是纯流量时代的单驱打法的弊端。
池野不同。
他前世就精通各种营销,对流量、顶流后的发展路线同样有着很足的经验——因为地球上早就有了先例。
那就是双轮驱动的事业模式。
既,作品+代言双轮驱动。
这是纯流量时代打法的升级版,作品+流量,通过影视综作品巩固大众认知,再以高黏性粉丝反哺商业价值,从而达成影视作品与流量互哺的更加坚实的底盘。
这里在业内,是有过专业研究的,两种顶流模式,看似只是流量后面加了个作品要素,但实则却完全不同。
纯流量需求的是短、平、快。
双驱流量要求的是长、久、稳。
因为市场的变化,抖音等流媒体平台的崛起,Z世代00后粉丝更看重“真实人设”,以及纯流量在路人眼里的口碑风评极差,所以,如果继续用纯流量的打法,注定是走不长的。
地球上,在鹿某陨落之后,剩下新出头的小生,几乎都在尝试双驱顶流模式路线。
只是这种打法比纯流量打法难,需维持每年1-2部优质作品,否则商业价值会快速下滑。
但这种打法的好处也很显而易见,底盘稳如泰山,轻易不会掉咖,同时,路人口碑会更好。
而从专业数据分析,纯流量顶流和双驱顶流的粉丝人均消费力、非粉丝转化率的数据,后者都是断层碾压前者的级别——纯流量打法,早就过时了。
其实,四字走的就是这条路,只是他脸不行,所以说是双驱,实际上就是另一种的“纯流量打法”。
池野不一样,他想要顶流的所有好处,趁着年轻,这张脸正值当打之年,不拿对不起自己,但他也要更稳的基本盘,甚至路人口碑。
所以,在代言上,他选的“多而精”,却又没郁言那么“丧心病狂”。
具体目前已经谈成的有:
顶级奢牌:Dior全球品牌代言人(最高级,千万美元/一年)
卡地亚亚太地区品牌代言人(中国籍首位代言人,500万美元/一年)
郁言此前是卡地亚中国区首位品牌挚友,池野比他高了两个等级。
快消品(现象级代言):
可口可乐全球品牌代言人(最高级,《星你》池教授/千颂伊联名罐,“可口可乐,野劲十足”,抢郁言的,但比他高两级。)
肯德基亚太地区品牌代言人(最高级,池教授/千颂伊限定款套餐,抢郁言的,但比他高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