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书客网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137章 天策上将,暗中风云(二合一求月票

第137章 天策上将,暗中风云(二合一求月票

又有谁不想要封赏呢?

而他们也清楚,李渊向来氏从不吝啬于封赏的君主。

果然,就在酒过三巡之际,李渊终是提起了此事,当着群臣的面开始了封赏。

殿内瞬间寂静。

不仅仅是随李世民出战的将士,同样也包括守城的大臣。

可以说是整个唐庭上下皆有封赏。

这就是李渊为人的特点之一,他善于用这些东西去拉拢所有人。

在原本历史就是如此。

如今亦然。

一个个名字被李渊唤出,他似乎早就已经考虑好了一切安排,并未做出过多的犹豫。

直至最后时候才到了出征的将士。

尉迟恭;秦琼;李靖.

一个个的名字被相继唤出,包括顾氏子弟。

直至最后之时,才到了顾泉与李世民。

“子渊。”

李渊一边喝了一口酒,一边唤出了顾泉的字号。

这一声呼唤让殿中群臣都不由屏息。

皇帝以字相称,已是莫大的恩宠。

但这种亲昵又难以让众人说出什么,毕竟这可是顾氏子弟,又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

李渊并未直接说出封赏之事,反倒是言辞恳切的问道:“如今河北已定,不知顾公他可否愿意出山?”

“若是顾公有意。”

“朕,愿亲自前往巨鹿,来请顾公出山。”

他口中的顾公——自是顾煜。

这些年来,李渊可是一直都记着这事。

尤其是这几年来自得到顾氏帮助之后,他的势力飞速发展,这已经让他更加意识到了顾氏的重要性。

他一直都在等待一个机会。

顾泉闻言,连忙认真一拜,认真回答道:“陛下垂询,臣诚惶诚恐。然家父心意,臣实难揣测。”

虽然他的才能已然不凡。

但想要完全看出顾煜的良苦用心却还是不够。

闻言,李渊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却很快掩饰过去,他轻叹一声,转而正色道:“此战大捷,子渊居功至伟。“

“子渊——”

“朕今擢升子渊为骠骑大将军,望卿能效法昔年忠武侯啸公,为朕扫清六合。”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隋制沿袭至今,骠骑大将军已是武将极致。

就如同天下的种种传闻一般,顾泉他真的就如同昔年的顾啸一般,要走到了一个武将的终点。

群臣面面相觑,却无人敢出言反对。

毕竟无论是以顾泉的战功也好,亦或是以顾氏的声望也罢,这个封赏倒也相称。

但真正牵动众人心弦的,是接下来对秦王的封赏。

“谢陛下。”顾泉立刻便朝着李渊拱手一拜,旋即自觉退下。

在路过李世民身侧之时,李世民亦是笑着看了看他,眼神之中的期待之色不由得更加浓郁。

没错,就是期待。

李世民一直都在期待李渊能如昔年的承诺一般,将他拜为李氏的十方征渡使。

或许就是因为过于期待。

他甚至就连手都在隐隐的发颤。

终于,在所有人关注的目光之下,李渊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二郎啊。”

所有人在这一瞬间立刻便看向了李世民。

而李世民也是深深的吸了口气,旋即缓缓起身站了起来:“儿臣在。”

大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明明是封赏之时,但这一刻给人的感觉竟是有些窒息。

李渊并未去管其他人如何,只是看着李世民,似乎是读懂了他眼神之中的期待,缓缓开口:“吾儿世民,自兴兵以来,南征北战,屡立奇功。”

“朕,想了很久。”

“以为以我儿于社稷之功,前代官皆不足以称之.”

所有人的表情在这一刻陡然生变。

李世民的梦想并不是什么秘密,朝中几乎所有大臣都知道此事。

以前到并不觉这如何。

但如今当这一刻快要成真之时.无形的风暴却还是升了起来。

十方征渡使——可与皇权抗衡。

甚至就在当下;

这个官职甚至还要凌驾于皇权之上。

甚至都已经有人不由自主的便要开口劝阻了,不过李渊却突然话风一转:“特置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之上。”

“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掌全国征讨,并总判府事。”

话音落下,整个殿内的气氛就如同找到了宣泄口一般,那种凝重的感觉瞬间消散。

李渊给的这个赏赐高吗?

很高!

按理而言,这完全就不应该是一个宗室王爷可以掌控的权利。

但相比于所有人以为的十方征渡使,却又差了太多太多。

最起码,他还不能限制皇权。

这种安排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不少人在这一刻竟是莫名松了一口气,包括太子李建成。

寂静!

绝对的死寂!

李世民完全愣住了,万万没料到李渊竟然会给自己这个官职。

虽不及顾琛的十方征渡使。

但“天策上将”亦是特置的官职。

“难不成父皇这是觉着我还未曾扫平天下?”

李世民的心中自然而然的就生出了这个想法,李渊可是自己的父亲,李世民自然不会有什么异常的情绪。

这个想法立刻便被他认定了下来,旋即他也是不在犹豫,当即朝着李渊拱手拜了下去:“儿臣,谢父皇隆恩。”

“儿臣定当不负父皇所望,定会为我大唐扫平群贼。”

铿锵有力的话音瞬间落下。

直至这一刻,不少人才彻底反应过来。

“十方征渡使”并未再次出现的喜悦在这刹那瞬间消散。

看着毅力在殿内的李世民,不少人的表情皆是愈发复杂。

——天策上将!

不是十方征渡使又能如何?

虽然不能扼制皇权,但如今李世民的权利显然已经超过了太子李建成。

陛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是要废太子而立秦王?

饶是没有选择站队的大臣,在这一刻心中都已经生出了这种念头。

顾易一直都在默默注视着这一切。

看着众人那不断变化的眼神,他心中十分清楚,很多事情是注定无法完全避免的。

十方征渡使——

其实顾琛的出现已经给了后世很多人另一条道路可走,但对于其余人而言这条路又始终都是绝路。

顾琛为何能做到这个位置?

不仅仅是他绝无仅有的功劳,同样还有顾氏数百年来一代代人努力所经营下来的声望。

——忠。

始终都是顾氏最关键的标签之一。

也唯有这种人,才能成功的踏上这一条路。

而其他人要想如他一般,又怎么可能?

李唐的矛盾已经开始升起来了。

这完全不可避免。

人注定无法完全控制好自己的各种情绪。

野心与不安;志向与死亡;

这一系列的矛盾会随着李世民的声望越来越高而促成越来越多的矛盾。

这是人性导致的必然,又有何人能阻?

无形的风浪在整个大唐内部所掀起。

虽然如今这一刻还未彻底爆发出来,但大势却早已在暗中渐渐拉开了序幕。

——在顾氏的帮助之下,河北并未如同原本历史之中一般出乱。

李渊未杀窦建德与王世充的行为,确实是为他赢来了不少的名声。

仁慈的帝王向来都会获得百姓的期待。

李渊对待和他作对的伪帝都会如此,更何况百姓呢?

在虎牢大胜所带来的声势之下,这个消息就宛若潮水一般持续朝着天下各地不断蔓延。

李世民并未直接出兵,继续扫平天下。

而是帮助李渊稳固刚刚收复的疆土,扫灭其中一个个小势力,包括四方的乱贼。

又何须心急?

纵使四方之贼不会俯首称臣又能如何?

这滚滚大势之下,他们的军心又岂能扛得住?

李世民时刻都在告诫着自己,他想要的是如顾琛一般打造出一片盛世来,而不是单纯的战场攻杀。

李渊还是亲自让人去了巨鹿拜访顾氏。

其实他是想亲自前去的。

就算请不动顾煜,亦是能够选择祭祀顾氏先贤,此举能够给他带来太多的好处了。

不过最后他还是止住了这个念头。

帝王亲自拜访,这无疑是会将整个顾氏都架起来。

李渊是个要体面的人,不愿去做这种事。

他只是派去了使者。

但最后的结果也并未出乎顾易的预料,顾煜并未亲自出世,只是将家族之中那些善于治世之才派了出来。

帮助李唐稳固疆土,来当做他们入朝的第一份功劳。

其实顾易倒是能够理解顾煜为何要如此。

无非是想保留下顾氏最后的一些底线,那就是家主不会参与乱世,就如同昔年的顾泽一般。

他也唯有等到天下真正一统,才会踏出巨鹿。

这是顾氏家主必须要面对的责任。

比较让顾易诧异的是,顾彦竟然和平阳公主搞在了一起,甚至就连顾易都未曾发现这事。

历史确实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但亦有无法避免之事。

长安,东宫。

“先生,当代顾公究竟是何等人物?”李建成端坐案前,目光凝重地望向魏征,声音低沉而郑重。

魏征闻言,眉宇间掠过一丝复杂之色,沉吟良久,方才缓缓开口:“高深莫测。”

他深吸一口气,眸中流露出几分敬仰,继续道:“顾公昔年遍历四海,亲睹天下由衰转盛,复由盛转衰,所悟之道,非常人所能揣度。”

见李建成神色愈发肃然,魏征略作思忖,又道:“若殿下能得顾公辅佐,储君之位……当固若金汤。”

李建成眼中骤然一亮。

魏征出身巨鹿魏氏,素来持重,他既如此评价,自然可信。

然而,魏征随即摇头,叹道:“可惜,顾氏世代不涉国本之争,纵使殿下有意,亦难请动。”

“先生可否代为引荐?”李建成眉头微皱,语气略显急切。

魏征苦笑,拱手道:“臣微末之身,岂能左右顾公之意?”

殿内一时沉寂。

李建成目光微黯,指节无意识地叩击案几,显是心绪难平。

这些时日,他夜不能寐,朝堂流言四起,秦王李世民功勋日盛,声望如日中天,令他如芒在背。

人心易变,李建成亦不例外。

“殿下不必忧虑。”魏征见状,温声劝慰,“如今顾氏子弟陆续入朝,殿下若能施恩结纳,未必不能得其助力。秦王既能如此,殿下何须自扰?”

李建成微微颔首,随即轻叹一声:“若事不可为,不妨将十方征渡使之位予二弟,终究非皇位,届时……”

话音未落,王珪已霍然起身,肃然道:“殿下,万万不可!”

作为太子中允,王珪乃李建成心腹重臣,此刻神色凝重,直视李建成道:“殿下莫非真以为,秦王是昔年昭烈侯顾琛?”

李建成目光一凝。

王珪沉声续道:“秦王之志,天下皆知。若他日殿下登基,政见相左,殿下以为,以秦王在军中之威望,会俯首听命否?”

寥寥数语,直指要害。

李世民终究非顾琛,既无顾氏累世清名,更无顾琛当年之进退得宜。即便顾琛功高盖世,亦因遇刘备、刘禅这般君臣,方能善终。

而今呢?

李建成与李世民虽为手足,却已渐生嫌隙,日后如何,谁可预料?

李建成沉默良久,指节扣案之声愈发急促。

王珪见状,再进一言:“殿下当务之急,除笼络朝臣外,更需向陛下进言,绝不可复立十方征渡使!”

“秦王乃陛下之子,岂能与陛下同享权柄?更何况,昔年昭烈侯临终前亦曾言,后世不可再设此职!”

东宫诸臣纷纷附议,言辞恳切。

他们已无退路,唯有扶持李建成,方能保全己身之利。

李世民虽初露锋芒,然此风断不可长!

这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任何苗头,都必须要扑!

李建成目光渐锐,待众人言毕,终是缓缓点头,沉声道:“孤……明白了。”

(Ps:二合一章节,跪求月票,求兄弟们多多支持一下,这个月抬鱼一手,帮鱼维持一下月票榜排名,万分的感谢。接下来关于大唐的剧情一定不会让兄弟们失望!)

(本章完)

推荐阅读: 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 人在现实,超脱彼岸 天灾信使 带着铁路到大明 泰昌大明 无限神职 影综魂穿两界当富豪 让你攻略低武世界,西游什么鬼? 咱当官的,养几个妖怎么了? 新白蛇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