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书客网 >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 第321章 楚王你君临天下,已无法逆转!起倾

第321章 楚王你君临天下,已无法逆转!起倾

刘备吃了一惊,猛抬头看向了孔融。

萧和也神色一震,眼眸中闪过一道惊讶之色。

加九锡,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这几样特权,差不多已经是人臣之极,是进位为帝前的最后一步了。

这些名头,萧和倒是不陌生。

当年历史上,由曹操开创,后世魏晋南北朝,各路枭雄们改朝换代时,必走的一道程序嘛。

萧和惊讶的是,他们这帮臣下并未群起上表造势,也未曾向太后和天子施压,这几个特权,竟是天子主动下旨封赐给老刘的。

甚至天子还搞出了“大丞相”这么官位,一听就知道是位在百官及诸王之上,乃是为老刘量身打造的新官位。

就和初唐之时,李渊为李二发明的“天策上将”是一个意思。

萧和与庞统等几人彼此对视,眼神稍一交汇,旋即明白了天子深意。

大抵是那伏太后和天子刘熙,已接受了老刘功高盖世,天下归心,早晚要继承帝位,接手这大汉天下的事实。

所以他们母子一合计,与其等着萧和这帮大臣们造势,逼着他们被动让位,倒不如主动加封老刘,给老刘最终称帝铺平道路。

如此以来,还能博得老刘的感激,将来天子退位之后,老刘还能更加善待他们母子。

想明白这一节,萧和不得不赞赏伏太后,还有那位年轻天子的识时务。

想想历史上,伏后为了助刘协守住帝位,可是与曹操抗争到底,最终付出了被灭族的代价。

不过曹操的性质,与老刘是截然不同了。

曹操乃是外姓臣子,是要篡夺老刘家的江山社稷,他们自然要抗争到底。

老刘则是刘氏皇族,本身就有继承皇位资格。

最关键的是,老刘他有先帝刘协的那道“君可自为天子”的遗诏啊!

老刘要做皇帝,那是合法合理,合情合义。

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伏氏和刘熙若还要死抱着帝位不放手,反倒是不以大汉社稷为重,不以刘氏江山为重了。

“臣等恭贺大王!”

转过弯来的萧和,第一个向刘备躬身道贺。

关羽,赵云,庞统,鲁肃,荀彧等众臣也反应过来,纷纷向刘备贺喜。

“楚王,接旨吧。”

孔融笑呵呵俯下身来,将那道圣旨双手奉上。

刘备却并未接旨,脸上也未有欣喜之色,反倒是眉头微锁,眼神似有为难。

萧和自然明白老刘在为难什么。

这一道诏书一接,就等于向天下人宣布,我刘备下一步就要登基称帝了。

他还在顾虑天下悠悠之口,骂他刘备挟迫天子,是谋朝篡位的奸臣。

“大王有除奸讨逆,再造汉室,救民于水火之功德。”

“大王之功劳德望,除曹贼这等国之逆贼外,天下谁人不认,谁人不服?”

“天子此番封赏,正是为彰大王之功德,臣相信天下士民,凡心向汉室,心怀公义者,绝无一人会有异议。”

“况且圣人有云,天下惟有德者居之!”

“到了如今这个时候,什么是大势所趋,什么是人心所向,什么是天命所属,大王应该已了然于心。”

“既然如此,大王放下包袱,坦坦荡荡的顺应天命人心,顺势而为便可,何必还去在意一二宵小之犬吠?”

萧和一番开解规劝后,拱手道:

“故臣等请大王顺应天命民心,接受天子之封赏!”

听得萧和这番话,刘备身形一震,眼眸中不禁闪过一抹恍然觉悟之色。

萧和的暗示已再明白不过了:

你刘备已雄踞荆扬豫兖徐青六州之地,手握雄兵数十万,身居楚王之高位。

登基称帝,君临天下,已是大势所趋,无法逆转之事。

都走到这一步了,再去计较一两个反对的杂音,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轻装上阵,顺势而为,方为王道!

“是啊,伯温说的没错,都到了这个地步,我何必还要有那些毫无意义的顾虑…”

刘备心下若有所悟,脸上渐渐浮现出一抹释然的笑意。

于是深吸一口气后,刘备目光如铁,坦然接过了孔融的那道圣旨,道了一声“臣领旨谢恩。”

萧和笑了。

关羽如释重负。

在场的谋臣武将们,无不都松了一口气,皆是豪然大笑起来。

圣旨已接下,刘备自然只能先暂停伐魏之议,设宴盛情款待远道而来的孔融。

一连两天的酒宴后,孔融带着刘备的谢恩表,方才拜别而去,起程还往应天。

刘备则以大丞相加楚王的身份,重新召集众臣,共商伐魏大计。

众臣自然是斗志高涨,纷纷献计。

大家伙议论来议论去,最大的争议就是在先攻河北,还是先取关陇。

司州一分为二,潼关以西三辅之地,是为关中。

推荐阅读: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汉官 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 我这平淡的修仙之路不该就此断绝 封神:我是比干,阳谋大师 洪荒:从一粒息壤到万道之祖 高武偏要修个仙 泰昌大明 带着铁路到大明